晨曦小说
  1. 晨曦小说
  2. 其他小说
  3. 悍妇1949
  4. 第23章 期待
设置

第23章 期待(1 / 1)



《悍妇1949》转载请注明来源:晨曦小说(m.chenxixsw.com)

土改工作组, 以何同志为组长, 成员除了周同志, 主要就是农会的人,不光他们村的, 他们这样的山区, 村子都很,离得还都挺远,于是把附近几个村子联合起来组成。

土改最初的初衷,不是成分,而是消除剥削, 分田分地,这一点何同志一直强调, 村里开动员大会的时候, 何同志就专门讲了。各家都要去开会,田大花去开的会,听了一遍,跟姜茂松的意思差不多,看剥削关系。

于是田大花放心多了,他们老姜家一家子厚道人, 他们可没剥削谁。

姜家村的土改过程还比较和谐友好, 保持了姜家村一贯的淳朴和睦的本色。这样一个偏远山村,土地少,起来也养不起什么富人,田大花家和三叔家, 在村里属于日子好些的,是村民们眼里比较殷实的人家。于是开会的时候有个外村的农会成员就,有田有地还有牲口,这得算富农啊。

“咱村没有富农啊,都差不多。”前段时间新当上村长的四叔,“他两家就算日子好些,也就是有几亩田,能吃口饱饭。咱村里最穷的人家,靠山吃山,砍柴猎,只要勤快肯干活,也不至于饿死。”

“可是这个姜守良家,丈量查实了有十四亩七分地,这么多田地,他家不是富农谁是富农?还有这个姜守义——”对方提着三叔的名字:“他也有十亩多田地,还杀猪做屠夫,挣老百姓的钱。”

“姜守良家七口人,除了一个革命军人,剩下的都是老弱妇孺,姜守良一条腿还残废,全靠田大花一个年轻媳妇子撑着,你算算他家一口人能划多少地。”四叔磕着烟袋,慢条斯理地逐一反驳,“至于姜守义,他家也七口人,他当屠夫挣谁的钱呀,你看看咱们村,谁家买得起肉吃?姜守义去你们村杀猪卖肉,你们能买得起不?他也就是逢年过节去山下,人家杀猪他给人家帮工,混个肚子饱,挣几个零用钱。”

“你这是什么立场?”那个外村成员直着脖子质问四叔,“别忘了你现在是村长,你们村这个阶级斗争,不够激烈,不够彻底。”

“村长我也得实话吧?”四叔那个脾气上来,就拎着烟袋站起来,也直着脖子反问那人:“咱们姜家村最是实诚厚道,我都了,没有地主坏人,有也是镇上马地主家的地,也没有懒汉二流子,跟你们村就是不一样,你还硬让我给找出一个来?”

眼看吵得脸红脖子粗,何同志用力敲敲桌子,把双方压下去了。

何同志于是又把政策了一遍,地主富农,要看剥削,划分标准是至少有一个长工以上,长期雇佣长工,或者出租土地、放债,要按标准来。四叔于是再次保证,他们这样一个穷村子,谁家剥削呀,山地瘠薄,自家人都养不起了,还雇什么长工。

结果那人又,听姜守良家里还请短工呢,这就是剥削。结果就又吵,四叔,一个村子都姓姜,一个老祖宗的,谁还不许互相帮个忙。

四叔:“你看看我像短工不?我就给他家帮过工。他家老弱妇孺的忙不过来,我去帮一把,他管我两顿饭,碍着谁了?他剥削我啥了?”

成分可不是一天定下来的,调查开会,开会调查,四叔就是那么个雷不动的态度,该是啥就是啥,他做人不能假话。

田大花又给四叔翘了个大拇指,这个四叔,人穷不糊涂,拎得清。

于是田大花改天在村里遇到四婶抱着孙子溜达的时候,就把四婶拉到家里,把姜茂松带回来的糖果拿给她孙子吃,跟她猛夸了一顿,四叔真是个正直的人。

四婶却,好人坏人都在人心里呢,这些年他们家穷,奶奶和田大花没少帮他们,有一年闹饥荒,大过年去他们家借粮食,奶奶含着眼泪给他们装了一篮子玉米。

下次又讨论这事的时候,田大花闯进了工作组开会的地方。

村里当然没有专门的会议室,其实也就是在四叔家的院子里,一堆人坐着板凳开会。

“何同志,我有几句话跟你。”田大花径直走进院子,自动忽略了闲杂人等。

“嫂子,你有什么事,你。”

“何同志,我听有人嚷嚷要给我们家划富农?”田大花开门见山问道,“我想知道,富农是个啥标准,听要经常雇佣两个长工。你看看我们家,老的老的,吃饭的多干活的少,就他一个姜茂松算是成年劳力,他还跑去当兵仗去了,差点死在战场上,我家这日子可够艰难的。我琢磨着,你们要是给我家划个富农,那我可得好好谢谢你们。我就来问问,你们啥时候把我家该有的那两个长工给我?我赶紧领回家干活去。”

“那什么……嫂子,”何同志憋了半天,憋不住扑哧笑出声来,笑着:“嫂子,我上哪儿给你找两个长工啊,你呀安心回去吧,我看你家够不上富农标准。”

“不够标准?”田大花一本正经地问,“何同志,你看我家还是军属呢,你就不能关照关照,给开个后门?”

“哎呀嫂子!”何同志哭笑不得,他要不是听人过田大花,对这个人有一些了解,尤其还听过她“勇斗土匪”的事儿,他还真以为这就是个啥都不懂的农村妇女,跑来要当富农呢。

何同志笑了半天,跟田大花:“嫂子,你家呀肯定够不上富农,你也别跟我要长工了。这么着,你要真缺人干活,你看我行不?春耕的时候,我和我媳妇就去你家帮忙,你管饭,行吗?”

“那行,你要我不够标准,我也不难为你了,我们家茂松交代过,叫我相信你,相信政策。”

田大花完,跟闯进去的时候一样,干干脆脆地转身就走了。

最终田大花家定了个中农。

中农分为三档,上中农,也叫富裕中农;中农;还有下中农。工作组讨论了一番,这次居然没争执,富裕中农是要有轻微剥削,听听田大花的,一家子老弱病残,也没剥削谁,也不上富裕呀。

最后定为中农。

分田地之后,家家都分到了地,耕者有其田。山里土地少,田大花家七口人,按人口平均分,分到了六亩三分地,田大花也想得通,横竖她家生活不担心,过得去。

统共这几亩地,一家人种起来就轻松多了,可太轻松了,却让人心里不踏实。春耕的时候,一家人耕地,撒种,很快就把四亩春地种了下去。

田大花一琢磨,这么下去,除了喂猪喂鸡挖野菜,上山砍个柴、个兔子,不就清闲了吗?清闲了未必是好事,万一饿肚子呢?

不能这么闲着。于是等姜茂松回来,田大花就跟他,把茂林弄出去吧,进城当工人,参军入伍,都行,总得有个出路。

“可以先让他进城做工,眼下局面稳定下来了,城北的几家工厂也都恢复生产了,应该会缺人手。参军的话……”姜茂松顿了顿,“我原本就算了,等到秋天,茂林满十八岁了,送他去参军。”

“那行。先让他去做半年工,秋天你再送他参军。”田大花,“茂林这都十七了,该媳妇了。你看咱们村深山老林子的,山里姑娘少,外头的姑娘又不愿嫁进来,你把茂林带出去,也好给他一门好亲事。”

中间隔了几天,下一趟姜茂松回来,就直接把茂林带走了,是安排在城北一家“兴盛铁工厂”,生产五金工具的,在这个年代的生产力水平下,也算是重要的大工厂了,吃住可以安排在厂里。

茂林听要进城当工人,高兴得跟什么似的,看着大哥大嫂一直傻笑。田大花给他准备了铺盖卷儿,奶奶拉着他嘱咐来嘱咐去,叫他进了城听大哥的话,不要惹事生非,好好干活好好工作,发了工钱拿回来交给大嫂。

结果茂林进城才半个月,田大花一早送俩孩去后山村上学,腿脚不便的姜守良去村外山上放驴,一个不留神,被毛驴拖倒摔了腿,偏偏还是原先那条伤腿。

同村几个村民七手八脚给抬回来,找来郎中一看,骨头伤了,老伤加上新伤,土郎中不敢治。

这次田大花有了经验,都没用先通知姜茂松,就叫村里几个堂叔伯用门板抬着,赶紧给送进了城里医院。等姜茂松和茂林兄弟俩得到消息匆匆赶来,姜守良已经被送进了病房,两个消息,一好一坏。

坏消息是骨头伤了,偏还伤在老伤的地方,比较麻烦;好消息是,医院有留过洋的好大夫,这样的伤情可以开刀手术治疗,老伤新伤一块儿治,把原先受伤畸形的骨头,和这次摔伤的骨头通过开刀手术,都矫正复位。

这么一来,姜守良可就得在医院呆上好一阵子了。

姜茂松和茂林兄弟俩站在病房外头,商量着怎么照顾,兄弟俩脸对脸发愁。乡下老家离得远,家里还有俩孩和一个老奶奶,田大花肯定脱不开身,可要是光指望两个儿子照顾……姜茂松忙成什么样先不,茂林也要每天上班。

兄弟俩那边愁得没办法呢,这边老奶奶和田大花一商量,把手一挥,进城。

☆☆☆☆☆☆☆☆

其实搬家进城的想法田大花之前就有。

如今土改了,靠家里的六亩山地,靠猎砍柴,养活一家人是没有问题,可也只能糊口。茂林要盖房子、娶媳妇,俩孩子要上学读书,靠什么?

有人那不是还有个姜茂松吗,可总不能光靠姜茂松,不踏实,田大花更喜欢靠她自己。

用她的话,总得有个出路。

进了城,两个孩子能在城里的学校读书上学,茂林也就不用在厂里吃住,还能省下一笔开支,她不光能照顾做手术的姜守良,还可以找个工作,多一份工钱。

家里的田地就算种的马虎些,该种种下地,该收回去收,平常委托村民给照看着,就算收成差一些,也能解决一部分口粮。

田大花把想法跟奶奶一,奶奶立刻就拍板决定了,如今做这条算,比留在村里种田靠谱。

姜茂松本来正发愁呢,一听这个决定,顿时高兴坏了,赶紧去跟组织上申请住房,把一家人接进城里。

老奶奶决定搬家的,可老奶奶也觉着故土难离,还是乡下好,搬家的时候村民们纷纷来送行,老奶奶依依不舍啊。其实,田大花比她还不舍,她舍不得这片熟悉的山林,没人比她更喜欢这苍茫群山了。

不过田大花那样的性情,决定了,也就不再纠结,该走就走,反正这儿还是老家,老房子还在,她算着,等姜守良伤病好了,逢年过节,还带着俩孩回乡下老宅来过。

姜茂松分到的房子,属于集中的部队家属院,原来是一个什么旧机构的联排住宅,稍加改造,红褐色民国风格的砖瓦院落,位置有点偏,挺清静的。

这房子算是“两进”,北边正屋三间,前排房也是三间,其中东头一间是入户的过道,西侧两间倒座房,另外还有两间东厢房,厢房和倒座房一些,有走廊把前后排和东厢房连在一起,中间围成了一个巧的院子,可以地方利用率很大。

只是城里的房子,院子地面都铺了地砖,见不到泥土,只在西侧留了一块两米见方的花坛,砌了半尺高的一圈花砖,里头种的两棵不知是什么花木,太久没人管,早枯死了。

看样子他们来之前,已经有人扫过了,奶奶进门后,就站在正屋当中,念念有词地对着四角合手拜了拜,还用红布包着大米和铜钱,分别安放在四个墙角。

石头跑进来问:“太奶奶,你干啥呢?”

“拜四角。太奶奶跟土地神明个招呼,保佑我们一家住进来以后啊,平平安安,和和睦睦。”

田大花看着石头一笑,石头懂事地知道,太奶奶做这些讲究的时候,是不能在旁边乱话的,于是就笑眯眯跑出去了。

“挺好的。”奶奶里外看了一圈,“享了孙子的福,我这乡下老太太也进城了,就是这城里连个种菜的地方都没有,好好的泥土地,铺上砖都浪费了。”

田大花进了院子,一伸手,顺手就把花坛里两棵枯死的花木拔掉了。

姜茂松看着她,嘴角抽了一下,欲言又止,索性装作没看到。

那两棵花木他之前拔过,就算枯死了也拔不动,他还想着,等抽空拿铁锹来挖呢。

“大花呀,趁着现在还不晚,你这么点儿泥地,咱种菜还是种树?”

“就这么巴掌大一块。”田大花,“怎么种菜呀,种几棵葱吃个方便,也不耽误栽树。”

“那就找两棵树苗栽上,栽两棵能结果子的。”

“行啊,奶奶,石榴和桃子行不?花好看,孩也爱吃。”

姜茂松对这些话题不参与讨论,反正这个家里,都是人家祖孙媳两个了算。

一家七口人,这房子虽然不大,可也住得下。田大花安排了一圈,正屋中间是客厅,奶奶是长辈,住正屋东间,福妞还跟奶奶一个屋住,奶奶年纪大了也能多个照应。两间东厢房,给公爹姜守良和石头,石头这次终于有了自己的房间。前排两间倒座的屋子,一间给茂林回来住,一间弄个厨房。

大院里已经住进了一部分住户,田大花带着俩孩,正忙碌着收拾扫,就有邻居来走动了,是一个西北口音的中年大嫂,不是当地人,手里端着个盘子,盘子上放着一大块白嫩嫩的豆腐,一看就知道是按照当地风俗,来贺喜他们搬家的。

在当地,搬家乔迁有送豆腐的风俗,寓意“有福”,看来人家来之前了解过当地风俗的,这大嫂是个有心人。

田大花忙招呼她进来坐,接过豆腐道了谢,想去倒茶,才想起刚搬进来,东西摆的满地乱糟糟,炉灶都没支上,还没烧水呢。

“不用客气,往后都是邻居,有啥好客气的。”那个大嫂看起来很爽朗的性子,量了屋里一眼,就笑哈哈地:“你家跟我家一样,也是大家大口的,人多热闹。”

姜茂松忙给田大花和奶奶介绍,这是刘师长家的嫂子,也刚从老家搬来不久,田大花忙叫嫂子好。

刘嫂子拍拍石头的头:“这就认得了,我们家也有俩皮子,比你大几岁你叫哥,往后叫他们带你玩儿。”

又摸摸福妞的头,捏捏她绑着红头绳的辫子:“哎呦这闺女长得可真好,俊丫头,看着都叫人眼馋,叫人想生闺女。妹子你命好,一儿一女,我也不知道还有没有闺女的命,家里两个皮子整天爬墙上屋气人。”

田大花一听她误会了,忙介绍,福妞不是她女儿,是姑子,婆婆早年不在了。刘嫂子听了,一拍大腿笑着:“看看我,猜错了,看着可真像你闺女。”

送走刘嫂子,一家人收拾得差不多了,看着天色不早,叫姜茂松支灶,生炉子,忙忙碌碌做搬家后的第一顿饭。

按照乡下的风俗,搬家的第一顿饭颇有些讲究的,田大花杀了特意带来的公鸡,炒公鸡,炖豆腐,还有买来的米糕,寓意“步步高”,又做了香喷喷的发面饼和红豆粥。

做好了饭,先装出一份,赶紧叫茂林去给医院的姜守良送饭,今天晚上茂林他陪床,于是田大花把茂林的饭也装上了,让茂林可以陪着公爹一块儿吃。

发茂林走后,奶奶和田大花收拾吃饭,刚拿起筷子,又有人敲门了,田大花开门一看,是姜根保和谢白玲两口子,谢白玲手里也端着一大块豆腐。

“嫂子,恭贺乔迁之喜呀。”谢白玲笑吟吟地,“真不好意思,你们今天搬家都没能帮上忙,我刚下班,就赶紧和根保过来拜访了。”

田大花看见谢白玲有些惊讶,不为别的,这女人的肚子已经鼓起来了,虽然还不大,可也完全看得出来了,估摸着,该有四五个月了吧。

田大花回想了一下,这两人好像是去年冬天结的婚,这会子阳春三月底了,有这么大肚子好像也不稀奇。

只能动作够快的。

“奶奶,正在吃饭呀。”两人进了屋,一看正在吃饭,姜根保忙:“我们来的可真不巧。”

“真是不好意思,搅你们吃饭了。”谢白玲笑着。

“既然都来了,坐吧。”奶奶指指旁边的凳子。

姜根保和谢白玲也就稍坐了几分钟,他们来了,人家一家人总不能自顾自吃饭,所以有眼色的谢白玲了几句恭喜之类的客气话,就拉着姜根保客客气气地告辞了。

等他们一走,田大花就问姜根保:“他们也住这儿?”

“住在前头。”姜茂松随手一指,想了想,“前边第二排或者第三排吧,他们年前就搬进来了。”

他看看田大花,有些无奈地劝道:“大花,一个大院住着,往后低头不见抬头见的,你呀就算心里不待见,少跟她来往就是了,可也不要给人脸色看,当着面呢,多尴尬呀。”

田大花瞥了他一眼,眼神真的很无辜,她没觉着自己故意给人脸色看呀,就是心里不喜欢谢白玲罢了,有那么明显吗。

而且田大花心里也有些好奇,在她看来,姜茂松自己也不是什么好人,明明跟姜根保一路货,要不是遇上她这个横的,又有个圣明的老奶奶,这个货指不定早就把那情儿娶回来了。

所以,她不待见谢白玲就算了,姜茂松为什么也不待见谢白玲?

不过当着俩孩的面,田大花也就没问,反正都住到一个大院里来了,早晚她也能知道。

☆☆☆☆☆☆☆☆

这么一来,田大花和姜茂松就住到了正屋的西间,跟奶奶的房间隔着中间的客厅。新搬了家,石头又分房睡了,屋里也就没了石头的床。

于是,姜茂松心里隐隐有些期待和得意。

其实也不是他满脑子净想着……那什么,两人“和平共处”地分床那么长时间,也习惯了,他真没多么冲动和猴急。

他就是很期待,期待看到田大花晚上不得不跟他睡一张床时,会是个什么有趣的表情,以及……期待那样的共处。现在田大花带着一家人搬进城,以后他就可以每天回家,两人每天都要一起住了。

可他心里却也有某种预感,又不敢尽情得意。以他跟田大花交道的深切体会,得意不能过早,她那儿,还不知道怎么等着他呢。

姜茂松心有不甘地承认,他如今跟田大花之间,他了不算,就看田大花怎么想了。至于今天晚上……



相关小说推荐

青梅吃不厌

青梅吃不厌

久圆 / 文

作为陆慕溢的青梅,立默从小就练就了一身灭他桃花的本领。初中,暗恋陆慕溢的绿茶婊班长来找立默的茬,立默:“你家生产塑料口袋的?这么能装?”大家都说立默得理不饶人,牙尖嘴利,让陆慕溢给评评理。陆慕溢却笑着说:“你们别招惹她,我都惹不起。”高中,陆慕溢班上的白莲花女神在小树林堵立默,女神和女神的小姐妹们儿的衣服都被撕烂了。立默:“这事你们最好别说出去,不然别人还以为我怎么你们了呢。”可这事儿还是传出去

其他 37万字 2020-06-10

[韩娱]一切为了美梦成真[娱乐圈]

[韩娱]一切为了美梦成真[娱乐圈]

云风清 / 文

晋江圆梦系统384号,竭诚为您服务。曾经384号有一个伟大的梦想,比如努力攒个积分,买个真正的384,直到她来到这个美妙的世界,小天使们努力的浇灌,让她美梦成真。等等,说好的反转呢!没有那东西,这是篇爽文!你们要的小哥哥我都有!此文的灵感诞生于上一篇文,小天使们老是撕男主,让你们撕个够!握拳!内容标签: 奇幻魔幻 娱乐圈

其他 191万字 2020-06-10

虫族进化之路

虫族进化之路

橘子比较新 / 文

吞噬、残暴、无所畏惧,从一颗星球细胞开始,不断的进化,见证物种的诞生与灭亡,要想不被消灭,只有成为最强,没有永恒的不变,只有超越自我。 这便是虫族的生存之道。 新书《萌主天下无敌》创世首发,不一样的异兽流

科幻 193万字 2020-06-10

没钱

没钱

吕天逸 / 文

超超超高积分 自恋脑补影帝与贫困偶像的故事。迅速蹿红的小鲜肉叶辰是逆天杰克苏人设:颜值逆天百年难遇,坐拥价值数亿四合院,片酬动辄几百上千万,身负双重古神血脉,神境新任之主,号令天下神兽无敢不从……却买不起一斤排骨,穷得连润肤乳都要蹭影帝的用。娱乐八卦号1:揭秘!当红流量小生叶辰的开挂人生!娱乐八卦号2:据传!叶辰居住四合院价值过亿!娱乐八卦号3:奇闻!早市卖菜小哥与一线流量小生叶辰容貌酷似!娱乐

耽美 53万字 2020-08-24

在某酒吧遇到学委后

在某酒吧遇到学委后

满天猩 / 文

殷添,服装表演专业的扛把子,模特班的超级大帅比。可他的爱好却是喝枸杞茶和听评剧相声,热爱曲艺杂谈,沉迷相声园子,但他也会抽空还来会关心关新来的学委。“幺妹长得特可爱,那眼睛和我之前养的萨摩耶很像,水灵灵的。”殷添说道。然而殷添有一次发现了他们班学习委员幺妹醉酒在酒吧后,他觉得他保温杯里的枸杞茶已经不好喝了,《乾坤带》也不好听了,那感觉就像他追的爱豆人设崩塌了一样,他心里可憋屈了。幺妹:“喜欢你之

其他 20万字 2020-06-10

男主的自我修养

男主的自我修养

文若不成 / 文

穿越到自己写的书里,换做任何人都会欣喜若狂,可温亦谦却有点慌。 “早知道我就不写黑暗文了,随便出个门都能遇到几个**杀人狂,这谁顶得住啊!” (ps:黑暗风,沙雕向。)

其他 94万字 2021-02-05

本页面更新于
回到顶部
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