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小说
  1. 晨曦小说
  2. 其他小说
  3. 我是正德帝
  4. 第35章 部阁不和
设置

第35章 部阁不和(1 / 1)



《我是正德帝》转载请注明来源:晨曦小说(m.chenxixsw.com)

皇帝封赏王守仁的圣旨颁布后,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迅速在京师的官场中引发轩然大波。然而,在内阁和百官之间,反应却截然不同,甚至出现了明显的偏差。

京城的众多官员中,吏部、兵部以及翰林院、国子监等构纷纷对皇帝的封赏表示赞赏。他们认为,皇帝此举不仅是在兑现承诺,更重要的是,这彰显了皇帝重振朝纲的决心和态度。尤其是那些与王守仁有过交往或了解他才华的人,如翰林院和国子监中的一些士子,更是对此次封赏赞誉有加。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内阁的反应,杨廷和看着诏书内心中五味杂陈,原先皇帝想封赏,被内阁略施了段留中了。

可如今防不胜防,这兵部尚书王宪莫非是得了陛下的暗示故去面圣上书的?那这样的话,就是陛下有意要绕过内阁?

可是看着情况又不像,记得除内阁外,六部九卿单独面圣陛下都一直推脱不见,现在为何又见了?

杨廷和越想越理不出个思绪,内心极为苦闷,“大概是老了吧。”心中感慨道。

而蒋冕、梁储、毛纪几人对此却并不大感冒,又不是把他塞到内阁,如果王守仁以伯爵之位进入内阁,那才开玩笑呢,日后那几个国公、外戚岂不是都可以进入内阁了?

那真真是如汉朝一般,“非侯不得拜相”了。

现在么皇帝把他塞进了五军都督府,参赞军务又如何,况且王守仁也是儒臣,无需惊慌。

就这样,内阁几人心思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

杨廷和首先开口道:“不如去把兵部尚书叫到内阁来,问清楚事由吧。”

蒋冕道:“不用了吧,陛下封爵,除非受封之人推辞,恐怕内阁干涉不了吧。”

杨廷和笑着道:“你误会我了,内阁怎么会越权行事?只是这诏书来的突然,问清楚好一些。”

蒋冕心中道:“是你想问清楚吧。”面上却似有疑虑,道:“恐怕不合适吧。”

杨廷和道:“内阁预务,襄赞政事,有些情况不能不了解清楚,再此非质问,而是证询。”

蒋冕便颔首不语,其余几人也不插话。

杨廷和便对门外文书道:“进来人。”

这时进来一名吏道:“阁老请吩咐。”

“麻烦你去跑一趟兵部,请兵部尚书来内阁一趟,有事咨询。”

“是。”

王宪正在兵部正堂,几名官员无不夸赞他,王宪正听得得意,这时有一名官员道:“内阁来人了。”那几名官员便各自回到自己的位置,王宪见此心中也紧张了起来。

这时那名吏道:“下官拜见王尚书。”

“何事?”

“内阁首辅杨阁老,请王尚书去内阁一趟。”

“哦,什么事?”

“这个下官不知,只有事咨询。”

王宪闻言道:“内阁其他阁老都在吗?”

“都在。”

“好,你先回,我稍后就去。”见那吏不退,王宪问道:“怎么了?”

“我和王尚书一同回去。”

“胡扯八道,王尚书是堂堂兵部堂官,你什么意思?内阁什么意思?”一名官员训斥道。

只见王宪制止了他道:“好,你在外面等我。”

那吏闻言便退出去在外等候。

王宪也不恼,收拾了一下,便随那吏一同去内阁了,兵部的官员见此:“内阁欺人太甚!”

王宪被召唤至内阁时,众人的面色虽然看似平静,但实际上却透露出一种异样的氛围。他们并没有展现出对待他人应有的礼貌和热情,仿佛被喊来的如寻常吏一般。

杨廷和对着王宪道:“请坐。”

王宪见身旁有一座位便坐了下来,但是很快感觉不对了,因为此时的情况似乎在以前的情况经历过,不出来的味道。

杨廷和正对着王宪,蒋冕、梁储、毛纪坐于其左右。王宪想起来了,他以前自己做主审官的审讯的时候,只不过现在这种情形自己不是主审官,而像个犯人。

杨廷和首先向王宪问道:“王部堂,内阁今日得知你昨天进宫面圣,为王守仁请功,此事原本内阁进行过票拟,被陛下留中,不知为何三番五次进宫为其请功?”

王宪回答道:“杨阁老有所不知,朝野皆知其为平赣有功,如今不得封赏,议论纷纷,兵部思虑恐有损陛下圣明,故而为之请功。”

蒋冕道:“那也要提前知会我等啊。”

王宪问道:“为何?”心中有些火了,我写奏章还要你批准?

蒋冕道:“首功乃陛下尔。”

王宪道:“首功是陛下,但王守仁之功亦天下皆知啊。”

蒋冕心想,你给我揣着明白装糊涂?但是嘴上到:“封侯升官皆可,做都督之事慎重。”

王宪道:“蒋阁老之言,恕王某不敢苟同。如今王守仁已被封侯,陛下颁铁券,允其世袭罔替,已是天子的世家,做都督符合本朝惯例。”心中想道:“恐怕是对其参赞军务不满吧,外面传的没错,这内阁几个人真是嫉贤妒能之辈,国家就坏在他们上!”

杨廷和拦着蒋冕道:“内阁怎会不知,王部堂误会我等了。”

王宪也不客气,便起身边道:“今朝野除几位外一致认为陛下圣明,大概是王某愚笨不知诸位阁老何意,部事繁忙,王某先行告退,还请诸位国家大臣恕罪!”

这话就有些诛心了,什么是朝野除几位之外,哪几位,不就是内阁几位?还有什么国家大臣,你不也是国家大臣?

杨廷和见王宪离开,心中颇为埋怨蒋冕,但是又不能发作,只得悻悻然的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打开前些日子写的五军都督府那几个大字。

蒋冕看了杨廷和一眼心中想的是,杨廷和你与王琼有矛盾,竟然连王守仁也不放过,也太嫉贤妒能了吧。

其他两人看着他俩,梁储还好,他的政治生命已然进入倒计时,现在已经无欲无求了。

毛纪心中想的是,杨廷和要求兵部王宪来内阁时,就觉的不妥,看到王宪来到内阁后,蒋冕话里话外有拱火的意思,不知是蒋冕是杨廷和想的一样,还是估计激怒王宪的。见几人都不作声也就没再想了。

王宪离开内阁的时候,心中充满了愤怒和委屈。他深知内阁中的众人一直对陛下中旨提拔他心存偏见,但他一直以来都选择忍耐。

然而,今天他们竟然像老师召见学生一样将他召唤到内阁,言辞之间尽是轻蔑,这让他如何能够忍受得了?

正当他心绪难平之际,碰巧遇到了吏部尚书王琼。见到王琼,也是自己的老上级,王宪连忙行礼示意。王琼察觉到王宪神色不悦,关切地问道:“不知是何方神圣竟敢招惹大司马?”

王宪于是道:“我刚从内阁出来,没有人惹我。”

王琼闻言,略微一想便猜出了事情的大概,于是道:“你去了内阁,大概事关密,我就不敢再问了。”

王宪道:“也不是什么密的事,无非就是陛下对王守仁的封赏,内阁让兵部解释一下而已。”

王琼心中暗道,果真不出所料,于是道:“虽官大一级压死人,但我等也是六部的堂官,与内阁并不隶属,大司马何必亲自前去?再我听闻陛下封赏王守仁一事,朝野莫不赞颂,内阁还有不满?”

王宪闻言心中也是好了一些,道:“大冢宰的是,杨阁老今日将我叫至内阁,就是询问王守仁受封一事,言语中觉着我没有提前知会面圣一事,还有就是觉得陛下封赏太重。”

王琼闻言冷笑一声道:“我等面圣经还要提前知会内阁,这杨廷和做阁臣太久了,忘记了自己是臣子了吧。”

王宪闻言道:“大冢宰言重了。”

王琼便笑着道:“你有所不知,那时吏部组织会推,我有意将你报上去的,内阁:‘琼以兵部迁吏部,任用原属,恐有人非议。’幸赖陛下慧眼识珠,中旨提拔你。”

王宪不知还有此事,但是也不确定真假,只是闻言心中也更加愤然,道:“我原听闻杨阁老与大冢宰不合,有其他原因,盖其嫉贤妒能耳。”

王琼闻言哼了一声道:“朝野一直传闻,陛下身体康健后,内阁隔绝中外,恐怕并不是空穴来风。现在竟然要视六部九卿如下属,此非祖宗之法。”

王宪道:“别无他法,内阁权重之盛非一日而成。”

王琼道:“话是如此没错,但是你想,陛下登基以来,阁臣一直为师者,再过个几年,他们致仕,内阁属谁?”

王宪便想起来朱厚照给他的:“卿要多多努力,毕竟梁储乞休,内阁老矣。”心中觉着委屈点就委屈点吧。道:“到时非属大冢宰了。”

王琼摆摆道:“你不知,当初礼部春官上书,是杨阁老亲自去礼部劝的,为何?无非就是看中了毛澄会接任梁储进入内阁。”

“还有此事?”

“尽可去问。”

王宪叹道:“内阁竟然干涉至此了吗?”

王琼冷笑道:“我岂能让他如意?”

“莫非廷推上”

“大司马无忧,如无陛下旨意,我不会这样做的。”

王宪心中暗自叹道:“这王晋溪果真了得啊,怪不得圣宠不衰,恐非外人传言结交钱宁、江彬啊。”

“他是成化二十年的进士,初为工部屯田主事后升郎中,弘治六年出治漕河三年,把自己任内做的事做了一本志,名为漕河图志。继任者按志稽之,不爽毫发,由是以“敏练”称之,改户部,十八年升河南右布政使。”

“正德元年,被提升为右副都御史,负责督办漕运、盐政。八年任户部尚书,十年迁兵部尚书。抛开其他,此人圣宠不衰,恐阁臣早晚比是他囊中之物。”

“自己最好不要和他起冲突。”

于是笑盈盈的询问道:“不知要作何?”

“哈哈哈大司马到时就知道了,不过非我擅自揣摩圣心,陛下康愈之后诸臣皆不见,乃陛下心怀忧惧。”

王宪闻言心中的好奇心更深,便道:“不知大冢宰可否教我。”

王琼道:“客气了,陛下自康愈以来,除内阁之外,诸臣皆不见,你算是第一人呢,陛下登基以来,被内阁牵制,只是国事难以为继,朝野皆赖陛下宠信佞臣所致。可谁人不知,陛下将庶政交付内阁大理,换来的是什么?陛下怎么不心怀忧惧。”

王宪心中却不以为然“你是在为自己找托辞吧”,只是嘴上道:“今日方知陛下不易。”

王琼听闻此言,心中已然明了,王宪估计是不相信自己所言。于是他叹了口气,语重心长地道:“你有所不知啊,那内阁大臣,仗着曾经给陛下讲过几年书,屡屡阻挠陛下大志。陛下龙体抱恙康复之后,又不见朝臣,内阁对此事反倒不劝阻,这岂不是咄咄怪事?”

王宪皱起眉头,若有所思地回应道:“正因如此,我才趁求见了陛下,没想到陛下竟然允准了我的奏请,这与当时留中完全不照。”

王琼道:“王伯安此人我是了解的,是有真本事的人,上马治军,下马治民有自己的段,非一般书呆子可比,只是是有功却不得进京,是我误了他,幸蒙陛下慧眼识珠,竟召至京城,授其参赞军务,前途不可限量。”

王宪闻言颔首称赞道:“是,所以我也上书为其请功。”

王琼道:“莫了,改日王守仁进京,到时我与你引荐,他是有大智慧的人。”

王宪便施礼道:“那就谢过大冢宰了。”

王琼抚须笑道:“客气客气。”便也施礼道:“我还有事,先行告辞了。”

王宪目送王琼离开,看着王琼的身影,若有所思,也回身走回了兵部。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相关小说推荐

一剑,一驴,一壶酒

一剑,一驴,一壶酒

池塘里的海豚 / 文

简介:关于一剑,一驴,一壶酒:“传统玄幻,无系统,剑道,无敌,诸天世界!”独臂老人走了,留给他的只有一把剑,一头驴,还有一壶酒!剑是一把寒光闪闪的剑,驴是一头长生不死的驴,酒是永远喝不完的酒!少年名叫徐天娇,一个女人家的名字,独臂老人给他起的!“生子当如徐天娇,一曲轮回震九霄!”意外穿越回一千八百年前,他当了回救世主!有人吹捧他,有人想杀他!一剑斩仙的秦仙子是他的师叔!一剑倾仙的洛仙子是他的师娘

其他 271万字 2天前

灾后重建:我靠异能吃喝不愁

灾后重建:我靠异能吃喝不愁

林怪怪 / 文

简介:关于灾后重建:我靠异能吃喝不愁:林桃桃终于苟到了天灾结束。听到基地广播传来的末世结束,来到新纪元的消息,桃桃不禁泪流满面。谁懂啊,自己都做好一辈子待在基地苟到生命结束的准备了。虽然自己有异能,但是战斗力基本为零,根本不敢出基地。灾难突然结束了,自己终于不用担心自己小命随时玩完了,幸福来得也太突然了吧。于是林桃桃在兴奋之余为了填饱肚子,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出基地种田。正是这个决定让原本只想

其他 153万字 15天前

错惹玉面佛子,神算孕妃她只想躺平

错惹玉面佛子,神算孕妃她只想躺平

屠苏酒 / 文

五年前,意千欢从玄学大佬穿越成祸国妖女,一睁眼就喜当娘!渣男夫君和白莲小妾齐上阵,说她无能又不洁,肚子里怀着不知哪来的孽种,人人戳着她的脊梁骨骂!五年后意千欢携崽儿归来,靠着玄术断生死,算天下,还顺带捡了个和自家崽儿长得一样的病弱小萌宝。从此滔天权势对她不过是浮云,她吃穿不愁,却意外算出当朝权势滔天的佛面九千岁不仅受万人敬仰,还有帝王之像,甚至与她的命格互补,是天生一对?意千欢看了看自己身旁两个

都市 145万字 7天前

我刚要造反,朱棣却觉醒了金手指

我刚要造反,朱棣却觉醒了金手指

天蓝色的衬衫 / 文

简介:关于我刚要造反,朱棣却觉醒了金手指:永乐第十六年,朱高烁穿越而来,成为了朱棣在历史上并不存在的第四个儿子。此时五龙同朝,他本想低调一生,逍遥的当自己的王爷。可万没想到,他的脑海里出现了历史人物。始皇帝嬴政,霸王项羽,丞相诸葛亮,兵仙韩信.....而就在他以为自己日后可以学朱棣靖难的时候。朱棣却获得了模拟器,可以模拟所有人的人生。他模拟朱高炽,发现早逝!他模拟朱瞻基,发现汉王造反被烹!他模拟

其他 631万字 14天前

穿成当家主母后,她沉迷搞钱

穿成当家主母后,她沉迷搞钱

哲理在狂飙 / 文

盛舒云穿进《偏宠娇妾》的书中,成为书中衬托男女主可歌可泣爱情的炮灰主母。开局便是纳妾名场面,盛舒云大手一挥,“堂堂世子哪能只守着一个小妾,接着纳妾。”成功摆脱善妒名声,堵住秦家悠悠众口。贵妾使坏,试图抢夺掌家权,盛舒云大手一挥,“一个外强中干的穷苦侯府,有啥可争夺的。”让给她,都让给她。盛舒云表面每日摆烂,实际上密谋挣钱大计。“什么听雨酒楼,改名叫仙境,所有人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岗前培训。”盛舒云根

其他 155万字 14天前

赶海:我靠无敌运气,承包整个大海

赶海:我靠无敌运气,承包整个大海

任性的狮子 / 文

吴安混账了一辈子,和发小久别重逢,聊起曾经悔不当初,一顿大酒喝回到偷鱼差点摔死的夏日午后!他是个人人厌恶的村溜子,但还没那么糟,老爹还没被他牵连,革除公职郁郁而终,哥嫂还没彻底失望,和他老死不相往来!一切遗憾都还没发生,他还来得及把日子过明白!直到喝口水,觉醒金手指,他知道,日子不光能过得明白,还能过得好,过的比所有人都好!钓鱼连杆,停不下来!赶海捡货,捡的腰直不起来!捕鱼爆仓,忙不过来!人生开

都市 225万字 2天前

本页面更新于
回到顶部
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