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正德帝》转载请注明来源:晨曦小说(m.chenxixsw.com)
杨廷和四人缓缓地走出了乾清宫,心中五味杂陈。皇帝似乎终于展现出了应有的威严,但又有一种难以言喻的感觉涌上心头——他们觉得眼前的这个人已不再是从前那个朱厚照了。
以往,皇帝总是以别出心裁的方式来扞卫皇权;然而这一次,他却巧妙地搬出了令众人无法辩驳的祖宗家法作为挡箭牌,话里话外都在暗示内阁,作为皇帝他有责任承担起治国的责任来,特别是那句“惟以一人治天下”,简直就是对太祖高皇帝废除丞相的最好注解。
朱厚照在告诉他们,他是学生,但是也是皇帝,他现在用祖宗家法来给自己背书,以此来巩固自己的权势地位,令人无从反驳。
尽管如此,皇帝终究还是给了他们一个下台阶的会,允许他们日后前往乾清宫共商国事。
此刻,杨廷和、蒋冕、毛纪以及梁储四人默默地行走于皇宫之中,前方有一名太监引领着道路。他们各怀心思,彼此间并未交谈一言半句。
正当四人前行之际,忽然听闻后方传来一声呼喊:“阁老!”众人纷纷回头望去,只见来人正是张永。
只见张永快步上前对他们四人到:“四位阁老慢走,我与你们一起。”
杨廷和笑着对张永:“好,只是我们脚步慢,怕耽误张公公的事。”
张永也是笑着:“不会,我与你们一起走。”
杨廷和等四人听完之后,心中虽然有些不情愿,但也不好直接开口拒绝。
众人各怀心事地沉默了走了一会儿后,只听得张永先开口道:“万岁爷龙体安康,本是举国欢庆之事。司礼监原本向万岁爷进言,建议借此会大赦天下,以彰显皇恩浩荡。然而,万万没想到的是,万岁爷竟然否决了司礼监的这个提议。”
杨廷和闻言,不禁皱起眉头,疑惑地问道:“这明明是件好事啊,陛下为何不同意呢?”
张永叹了口气,回答道:“一开始,我们这些做奴婢的也是百思不得其解。后来,陛下了一句话,让我们恍然大悟。陛下:‘治世以大德,不以惠。’若是朕治理国家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人人都能饱腹且知书达理,又怎会有如此之多违法乱纪之人?所以,陛下才没有同意大赦天下。”
内阁中的众人闻言内心皆大为震动,他们万没有料到皇帝竟然会讲出如此一番话语来。杨廷和率先开口道:“陛下能有这般念想实乃社稷之幸啊!”
张永则面带笑容地附和着:“是啊,想必万岁爷在病重之际真的思考了很多事情。”
几人闻言心中都在揣测张永的这句话的意思。
杨廷和紧接着道:“现今钱宁已然自尽身亡,而张锐也已被处决正法,陛下也算是给朝廷上下以及天下百姓一个交代了。”
张永听到这话心中不免不服,“什么叫给朝廷和百姓一个交代了?还有没交代的?”
但是面上却是颔首表示赞同,口中应道:“这二人确实罪该万死。”言罢,众人又皆沉默不语。
又往前走了好长一段路后,张永才缓缓转过身来,面朝着杨廷和等大臣们拱作别道:“诸位阁老,我就此别过了,还得去别处处理一些杂务呢。”
杨廷和赶忙回话:“张公公请自便便是,如果您还有其他要事缠身,那我们也不便多加叨扰了。”
于是张永便与几人分道扬镳,待到张永渐行渐远直至消失不见时,杨廷和这才收回视线,并与身旁的蒋冕、毛纪互相对视一眼,然后轻轻叹息一声感慨道:“天家的奴仆,内廷的权宦!”
其余三人听后并未搭腔,只是纷纷沉默地点了点头表示认同。
随后一行四人继续朝内阁走去,等到了目的地,杨廷和率先开口对另外三人道:“刚才陛下,日后但凡遇到重大事宜都需前往乾清宫商议决断,但内阁这边也不能完全没人值守呀,要不这样吧,就由我先来值守好了。”
话音刚落,蒋冕、毛纪和梁储三人连连摆称谢,表示万万不可如此安排。
然而杨廷和态度却异常坚决,任凭其他人如何规劝都不肯改变主意,最终大家也只好不再劝任由他去了。
蒋冕皱起眉头,语气严肃地道:“今日陛下在乾清宫中所言,让人不禁心生疑虑。他称许多往事已淡忘,依我看,这或许不过是个借口罢了。”然而,在场诸人皆沉默不语,无人回应。
蒋冕见状,将目光投向杨廷和,询问道:“杨阁老对此有何看法?”
杨廷和微微一笑,轻描淡写地回答道:“无论陛下是否记得往昔之事,其实都无足轻重。”话音刚落,他注意到蒋冕脸上流露出一丝不满,心知必须解释清楚其中缘由。
杨廷和顿了顿,接着:“倘若陛下果真记得从前的种种,那今日之事岂不是师出无名?可若陛下表示忘却,便是有意对过去保持一种模糊态度,如此一来,事情便仅限于江彬与张锐二人身上了。”
蒋冕听后,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但仍不解地追问:“陛下为何要这样行事呢?”
杨廷和目光深邃地注视着蒋冕,语气沉重地缓缓道:“昔日陛下专注于军事事务,大量政务皆委托内阁与司礼监共同处置。自刘瑾被处决后,内阁在诸多事情上和陛下唱反调。”
毛纪迈步向前,言辞犀利地道:“这般看来,陛下是在警惕内阁?想想今日陛下所言,让人难免如此的想啊!”
蒋冕皱起眉头,也颇有些愤愤不平道:“陛下为何要这样做?就拿今日陛下对江彬和谷大用的任命来,依我之见实在不妥当,内阁理应对此进谏直言。”
杨廷和默默走到自己的座位坐下,沉思片刻后道:“江彬调任至五军都督府,谷大用以通晓军务为名重新提督四镇,这些诏令本无需经内阁审议通过。既然如此,我们也不必在此事上过于执拗。当前首要任务是将近期亟待解决的民变、蝗灾、旱涝等问题逐一梳理,拟定一份详尽的条陈,以备陛下垂询。”
内阁其他几人闻言纷纷颔首,表示赞同,然后各自找座位坐下,一时间场内鸦雀无声。
蒋冕暗自思忖道:“杨廷和对待陛下的态度似乎比以前更为宽容了啊。”然而正当他思考之际,毛纪在坐上自己的位子后,突然冷不丁地冒出一句:“我感觉陛下变得越来越像一个人了。”
梁储闻言,不禁好奇地追问:“像谁呢?”
毛纪目光坚定地回答道:“英宗睿皇帝陛下!”话音刚落,全场一片哗然,众人皆惊得心跳加速。
梁储定了定神,继续追问道:“你凭什么这么呢?”
毛纪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了一句:“自大明太祖高皇帝开国以来,哪一位先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梁储略加思索,回答道:“那自然是非太宗文皇帝莫属了。”
毛纪却摇摇头道:“依我之见当英宗睿皇帝陛下。”见众人都是不可置信的样子,笑笑:“诸位都是详读过我朝历代先帝实录的,诸位难道忘了,英宗睿皇帝如何杀于肃愍了?饶是如此后来的内阁首辅徐有贞、大将石亨、总督三大营的太监曹吉祥,不是流放就流放,杀就杀了?”
杨廷和却摇摇头道:“除于肃愍外,这几人都是罪有应得。不一样的。”
毛纪却反驳道:“范广、袁彬呢?”
众人闻言都没料到毛纪会出来袁彬、范广。起这两人,不要正德朝就是英宗朝官员内心里对英宗这样做也觉得太过分了。
范广作为都督,战功与石亨不相上下,由于和于谦关系交好,被曹吉祥和石亨所厌恶,竟被处死。这还不算完,英宗竟然还将范广的宅邸和其女都赐给皮儿马黑麻这个瓦剌人,当时朝野议论纷纷,此事竟成国朝怪事。时人言:“诛赏不遵祖制,不厌人情,一至于此”
后来宪宗皇帝即位后,范广的妻子申冤,宪宗知道后伤心哀痛的道:“范广骁勇善战,是朝中大将之首,竟然被中外奸臣设计杀之。”
其实朝野上下谁都知道始作俑者是谁!此事的后果也和杀于谦一样影响极其恶劣的,有一个严重的后果就是那些忠义报国的人,对朝廷信任完全丧失。
而袁彬作为英宗在瓦剌时的救命恩人,护驾大功臣,就因为直言进谏,也被拷打下狱,险死还生。
杨廷和目光如炬,紧紧地盯着毛纪,语气严肃地道:“维之,你这话得有些过分了。我朝自太祖高皇帝废丞相以来,正如陛下所言惟以一人治天下,天子权柄操之在,无非用不用而已。我等作为臣子怎可议论先帝之过失?”
梁储心中想道:“这杨廷和也是,你这哪是批评,明明是赞同。”
毛纪意识到自己刚才的言辞确实不妥当,心中一紧,赶忙点头表示认同,并附和道:“杨阁老教训得极是,我一时口快,还望阁老恕罪。”
杨廷和摆了摆,示意无妨,高声道:“诸位都赶快去忙自己上的事情吧,不要耽搁了正经事务。”完,他也不再言语。
众人见状便各忙各的去了。这个话题也就此画上句号,再无人提及。杨廷和刚刚话却让在场的每个人都不禁陷入了沉思之中
杨廷和坐在那里拿起笔写下五个大字,五军都督府。心里开始算起五军都督府的脉络来:太祖时初设大都督府,节制中外诸军事,后一分为五,仍总览天下军事。后因英宗北狩,勋贵凋零,以于肃愍为代表的兵部便总督军务之后,权归兵部,后又将五军、神、三千营等改十营团操,称“团营”,并且在团营上,增设兵部尚书或都御使提督营务。
但是自从今上登基,部分团营重新由勋贵、边将主管,正德八年,皇帝命许泰领敢勇营,江彬领神威营。如今许泰在都督府是都督,江彬也会实领都督,在表明皇帝似乎不想让他们染指军队了。但是却又让谷大用重新提督四镇军马,但是又处死了东厂太监张锐,换了一个性格相对温顺的陈敬上来,最为关键的是皇帝并没有罢废威武团营,仍是自领威武团营。
不仅如此正德以来设置的皇庄、皇店等这些都没有废除,皇帝却对着司礼监出了那段话。
想了半天,杨廷和隐约猜到朱厚照的目的,但是却又看不清,只得作罢。
一下午朱厚照就待在乾清宫内,朱厚照也在案上写有大字,不是五个,而是两个:土地。后世穿越过来的他也了解了一些明朝官制的变动以及帝国在正德和嘉靖时代的忧患,那就是宗室、卫所、士绅。
三者直指问题的核心就是土地。特别是士绅将帝国的土地逐渐蚕食,造成的后果就是国家能够收取的钱粮越来越少。没有钱就无法养兵,没有兵怎么镇压叛乱、抵御外侮。
到兵,卫所制这个明太祖设立的制度也在仁宗宣宗后便开始走下坡路,空额大,战斗力低。英宗后已不可用,成化后基本就是吃干饭,卫军大规模逃亡,有些地区十去其九,剩下的兵痞和军官已经成了官僚地主,不闹事就不错了甭打仗。嘉靖时,为了打赢倭寇,朝廷允许戚继光招募了三千金华和义乌一带的本地人训练打仗,这些兵是募兵而来,国家要给钱的。
这就造成了恶性循环,在恶性循环中国家一步一步的走向衰落。
这些皇帝不想解决?想,但是没有办法去解决。他也知道帝国是个农业帝国,经不起折腾,看来先走一步看一步吧。
想到这里朱厚照就觉得头疼,他没有政治经验,在后世也只会侃侃大山,有时反而像个愤青,动不动就是对于不听话杀啊什么的,现在真做了皇帝,心里面反而害怕了起来。
他害怕这个国家在自己上提前灭亡,成为千古罪人,更害怕被这里的人发现自己其实是个冒牌货而被拉下宝座而处死。
他其实更希望回到现代社会中去。“我会不会待一段时间再回到现代社会呢?”朱厚照如此想,“这里晚上最难熬了,没有、电视、w-f。”
“刘全忠,告诉内阁及司礼监,朕明日不上早朝,有大事就到乾清宫来议事吧。”朱厚照对着刘全忠吩咐着。
刘全忠连忙应声道:“是。”心中暗自思忖着,这皇帝两日确实有些不同寻常啊!其中最为明显的变化莫过于晨起之时的脾气了。往昔,皇帝每逢被过早唤醒便会大发雷霆,但如今却变成了夜间情绪波动较大。
不仅如此,刘全忠还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过去,皇帝对于奏章似乎并不热衷,常常置之不理。然而现今,他却时常在闲暇之余翻阅这些文件,时而开怀大笑,时而陷入沉思,甚至偶尔还会爆出一句:“艹。”
面对这样的情形,刘全忠深知自己必须谨言慎行,绝不能将所见所闻泄露出去。因此,每当皇帝阅读奏疏时,他都会低眉顺眼地站在一旁,连大气也不敢出一口。
种种迹象表明,这位皇帝正经历着一场微妙的转变。而刘全忠则需时刻保持警觉,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毕竟,伴君如伴虎,稍有不慎便可能引来杀身之祸。
他感觉皇帝的这种变化很好,却又难以言喻究竟好在何处,但就是觉得皇帝愈发像个“人”了。于是乎,他开始默默地观察起皇帝来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简介:关于一剑,一驴,一壶酒:“传统玄幻,无系统,剑道,无敌,诸天世界!”独臂老人走了,留给他的只有一把剑,一头驴,还有一壶酒!剑是一把寒光闪闪的剑,驴是一头长生不死的驴,酒是永远喝不完的酒!少年名叫徐天娇,一个女人家的名字,独臂老人给他起的!“生子当如徐天娇,一曲轮回震九霄!”意外穿越回一千八百年前,他当了回救世主!有人吹捧他,有人想杀他!一剑斩仙的秦仙子是他的师叔!一剑倾仙的洛仙子是他的师娘
其他 271万字 3天前
简介:关于灾后重建:我靠异能吃喝不愁:林桃桃终于苟到了天灾结束。听到基地广播传来的末世结束,来到新纪元的消息,桃桃不禁泪流满面。谁懂啊,自己都做好一辈子待在基地苟到生命结束的准备了。虽然自己有异能,但是战斗力基本为零,根本不敢出基地。灾难突然结束了,自己终于不用担心自己小命随时玩完了,幸福来得也太突然了吧。于是林桃桃在兴奋之余为了填饱肚子,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出基地种田。正是这个决定让原本只想
其他 153万字 16天前
五年前,意千欢从玄学大佬穿越成祸国妖女,一睁眼就喜当娘!渣男夫君和白莲小妾齐上阵,说她无能又不洁,肚子里怀着不知哪来的孽种,人人戳着她的脊梁骨骂!五年后意千欢携崽儿归来,靠着玄术断生死,算天下,还顺带捡了个和自家崽儿长得一样的病弱小萌宝。从此滔天权势对她不过是浮云,她吃穿不愁,却意外算出当朝权势滔天的佛面九千岁不仅受万人敬仰,还有帝王之像,甚至与她的命格互补,是天生一对?意千欢看了看自己身旁两个
都市 145万字 8天前
简介:关于我刚要造反,朱棣却觉醒了金手指:永乐第十六年,朱高烁穿越而来,成为了朱棣在历史上并不存在的第四个儿子。此时五龙同朝,他本想低调一生,逍遥的当自己的王爷。可万没想到,他的脑海里出现了历史人物。始皇帝嬴政,霸王项羽,丞相诸葛亮,兵仙韩信.....而就在他以为自己日后可以学朱棣靖难的时候。朱棣却获得了模拟器,可以模拟所有人的人生。他模拟朱高炽,发现早逝!他模拟朱瞻基,发现汉王造反被烹!他模拟
其他 631万字 15天前
盛舒云穿进《偏宠娇妾》的书中,成为书中衬托男女主可歌可泣爱情的炮灰主母。开局便是纳妾名场面,盛舒云大手一挥,“堂堂世子哪能只守着一个小妾,接着纳妾。”成功摆脱善妒名声,堵住秦家悠悠众口。贵妾使坏,试图抢夺掌家权,盛舒云大手一挥,“一个外强中干的穷苦侯府,有啥可争夺的。”让给她,都让给她。盛舒云表面每日摆烂,实际上密谋挣钱大计。“什么听雨酒楼,改名叫仙境,所有人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岗前培训。”盛舒云根
其他 155万字 15天前
吴安混账了一辈子,和发小久别重逢,聊起曾经悔不当初,一顿大酒喝回到偷鱼差点摔死的夏日午后!他是个人人厌恶的村溜子,但还没那么糟,老爹还没被他牵连,革除公职郁郁而终,哥嫂还没彻底失望,和他老死不相往来!一切遗憾都还没发生,他还来得及把日子过明白!直到喝口水,觉醒金手指,他知道,日子不光能过得明白,还能过得好,过的比所有人都好!钓鱼连杆,停不下来!赶海捡货,捡的腰直不起来!捕鱼爆仓,忙不过来!人生开
都市 225万字 3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