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种田,老婆孩子热炕头》转载请注明来源:晨曦小说(m.chenxixsw.com)
陈芸娘和李芙蕖去许家送了东西,待了一会儿就回家。
周诚问两人:“二嫂和孩子怎么样?”
陈芸娘同情地:“刘郎中来看过,二嫂气血两亏,若是养不好影响寿数。
那孩子是真可怜,要养活怕是不容易。”
赵氏被沈氏推倒早产严重伤了身体,心里有很深的恨,情绪波动大没有一点奶水,幸好村里刚生产不久的妇人多。
村民们受了周诚恩惠,还在哺乳期的妇人知道后都主动过来许家给孩子喂奶。
就是孩吞咽能力太差,喂一次奶要花不少时间,一次吃不了几滴就睡着。
也多亏了不用去地里干活,不然人家宁愿送东西也不愿意耽误了地里的活儿来帮这个忙。
周诚点了点头:“只能看那孩子的造化。”
在医疗发达的现代,七个月早产的孩子养大不是难事,但这是在缺衣少食落后的古代。
足月出生的孩子不满一岁夭折的都很多。
正因为如此,家家都是穷得糊口都难也想多生几个孩子,就怕孩子还没长成就夭折,成了绝户香火无以为继。
至于沈氏会如何周诚没兴趣知道,那恶毒的女人当初就应该留在深山里自生自灭。
黄衡兄弟带着隋玉瞻地里、芦苇荡里到处抓虫子。
今年干旱飞回来的候鸟少,芦苇荡里虫子很多。
一开始要将那蠕动的虫子当成粮食吃,黄家兄弟颇有些心理阴影,蝗虫、蛐蛐和知了蝉还比较容易接受,尤其烤熟后闻着确实很香。
隋玉瞻直接抓了一把塞嘴里,含糊着好吃。
兄弟三人试探的拿了只蝗虫放嘴里。
嚼一嚼果然又香又脆,吃了带翅膀长腿的虫子再吃蠕动的昆虫就容易多了。
四人不但自己吃饱了,还抓了不少烤熟带回去。
拨了一半送去给周诚,周诚没吃过倒也能接受。
他知道黄家李家自从水窖修好后就只吃两餐,便婉拒了。
“爹娘,大姑姑父,大壮哥嫂子,你们都尝尝,大郎哥的没错,这蝗虫可香了。”
郑氏嫌弃地扭开头:“哎呀,这玩意儿瞧着就恶心人,能吃嘛。”
女人对卵生的虫子天生厌恶,别吃,多瞧几眼都觉着恶心。
李家和黄家的男人接受能力比较强,抓起几个放嘴里,顿时眼睛都亮了。
黄达成:“这东西果然比肉还香,适合下酒。”
李父赞同点头:“大郎给的梅子酒我一直舍不得喝,大壮,给我和你舅舀一杯出来。”
李大壮早就馋酒了,趁道:“爹,也给我一杯呗。”
李父难得大方:“行,少舀点,粮食种不出来,这一罐喝完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有酒喝。”
黄家三兄弟还没成家没他们的份,隋玉瞻的脑子跟稚童差不多,他也没份。
三人各自端着一杯酒将一海碗烤虫吃的干干净净。
黄达成意犹未尽地抹了把嘴:“阿衡,明日多找些回来,给你姐姐姐夫也送些过去。”
“好勒,等会儿我们再去后山找找。”
李母忍不住问道:“真有那么好吃?”
李父:“那当然,不信下次你吃,保管让你吃了还想吃,蝗灾的时候咱们可得多抓些蝗虫。
不但是肉还是粮食,这可是好东西。”
家里人口多,粮食多也不敢敞开肚皮吃,不算计着点就得挨饿,多抓些虫子中午这一餐就有得吃。
隋玉瞻每日便跟着黄家兄弟漫山遍野的寻找各种虫子。
动物们没有水喝都往深山里跑,周诚不担心他会遇到猛兽,只是叮嘱他别乱跑,一定要跟着黄家兄弟。
继挖水窖后,村民们又投入编织捕虫和草席麻袋的工作中。
村与村之间都有联姻,而大营子沟这边有什么举动都会迅速传到其它村子,包括临县。
不过几天时间,照西县周边的两个县的村民们也都用乌拉草、芦苇和稻草等编织捕捉蝗虫所用的工具。
虽然大家都不懂这东西编来做什么,但他们相信只要跟大营子沟的人做准没错。
盐铁买卖由朝廷专营,最赚钱的两项买卖做不了,袁牧杂货铺的生意差了许多。
只靠其他货物倒也能撑起一家人的生活,只是这样下去一年到头里就攒不下几个钱。
万一着急用钱就会很麻烦。
袁牧和张氏整日琢磨着如何将买卖做起来。
不求大富大贵,起码得让一家四口都能吃饱穿暖,儿子能继续念书,女儿出嫁时有份不让婆家人看轻的嫁妆,还有爹娘要养。
袁夫子的信件袁牧一家并未收到,袁家十几口人找到杂货铺,袁牧夫妻才知道他们卖了老家的房子举家搬到禹州城。
袁牧之前多次劝爹娘来禹州他好尽尽孝,爹娘来了他很高兴,一家人总算团圆。
只是这份高兴并未持续几天,因袁攸买宅子跟他借银子发生了不愉快。
袁攸妻妾儿女多,加上老两口想跟他住帮衬着他点,宅子就必须买大些,不然住不下。
禹州的房价比照西县贵出五六倍,袁夫子卖宅子的银子只够在这里买两三间屋子,且地段比较偏。
老两口有积蓄但又不愿意拿出来,想留着傍身。
人老了里还是得有些银子才行。
袁攸便找袁牧借银子。
袁牧做了十来年的买卖,确实挣了些钱。
只不过他挣的多花销也大。
每年要拿出三十两银子孝敬爹娘,岳父母那边也要给一点,平日里的人情往来,儿子的束修,以及自家的花销。
杂七杂八的算下来,一年下来其实也不剩多少银钱。
袁攸一开口借钱就要将他全部积蓄都借走,袁牧再孝顺再顾着兄弟情也不可能不顾妻儿。
这笔钱借走就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还回来,如今买卖越来越难做,袁攸的舌灿莲花袁牧也不信他一年内能把钱还清。
儿子的束修不能断,一家人要吃喝,杂货铺也需要周转的银钱。
全都借出去,他们一家怎么办。
跟张氏商量后袁牧拿出积蓄的四成借给袁攸买宅子。
城里虽有百姓感染天花死亡,但只是极少数,因此不像照西县一般因为殷氏人家搬走而低价卖了宅子。
袁牧借的银子,加上袁夫子卖宅子的银子,以及老两口的一些棺材本才买到一栋一进的院子。
袁攸还想买个铺子,这钱凑不出来只能作罢,只得租了个铺子做买卖。
袁牧借的钱不少,袁夫子和杨氏虽没什么,但对大儿子还是有所不满。
认为他成了亲只顾着自己的家,不顾兄弟和爹娘。
袁攸和郑氏更是不满,本想做了豆腐分出一半给张氏卖,张氏多少能挣几十个铜板,当然,自己挣的更多。
因为借钱的事,干脆不让他们卖。
禹州人口多有钱人也多,有从南方过来的商船和行商之人,大豆的价格比照西县稍低,买豆腐的人多,豆腐生意确实不错。
袁攸有了之前的经验,不会一次做太多,有酒楼或大户之家预订就多做些,没人定早上就做五板,卖的差不多了再加两板。
每日都能将豆腐卖完,豆渣也能吃,自家吃不完还可以卖钱。
一个月下来挣了十几两银子,收入不菲。
爹娘在不分家,即便分家爹娘也是跟长子一起生活,袁夫子夫妻跟袁攸过,袁牧脸上无光。
且因为借钱一事对他有不的意见,喊老两口来家中用饭是各种推脱,除了刚搬新家那天喊他们去暖房外,之后就再未让他们过去。
袁牧原本的欣喜化作一声叹息。
袁攸一家能有挣钱的营生,袁牧替他和爹娘感到高兴,并未探究做豆腐的方子是从哪来的,有没有他的份。
直到彭敬差人唤他去知州府衙,彭敬拿出做豆腐的方子以及袁玉竹的书信。
他才知道豆腐方子是妹夫给妹妹的聘礼,他也有份,只是被爹娘压了下来。
袁牧拿着方子双微微颤抖,心里像坠着块大石头,不断往下沉。
彭敬到禹州城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差人打听隋玉良的下落。
隋玉良想方设法尽最大的努力让禹州城的百姓免受天花疫病的折磨,之后便辞了书院的工作远走他乡。
隋知州夫妻的尸体是由几个庶子庶女收殓。
天下之大,要找个躲起来的人如同大海里捞针。
彭敬刚上任有一大堆子事要做,隋知州和上一任知州留下一些烂摊子得解决,待这些事处理的差不多了才让钱盛安去找袁牧。
在此之前他从周诚口中得知袁家兄弟二人的为人和秉性,以及袁夫子夫妻明里暗里偏帮袁攸。
钱盛安找袁牧之前也调查清楚,袁家人近来的矛盾。
彭敬品了口茶,瞥了两眼脸色不虞的袁牧,不紧不慢地道:“你在禹州多年积攒了些人脉,你若做豆腐生意袁攸不是你的对。
起码能将所有酒楼和大富之家的生意全都招揽过来。”
袁牧笑笑:“大人的是,只是,这豆腐生意我不打算做。”
彭敬眸光闪了闪:“为何?”
“爹娘不给我这个方子自然是不希望我跟二弟抢生意,这么多年我和妻儿都在禹州没能对爹娘尽孝,是二弟一家在照顾爹娘。
我现在的买卖虽没豆腐生意挣钱,倒也没有难到无法糊口的地步,实在不行还能找别的出路。”
彭敬听罢倒是高看他一眼,道:“天大地大,豆腐方子在你里,禹州做不了还能去其他地方做。”
袁牧拱:“多谢大人提点,我若去其他地方做豆腐生意,爹娘二弟知晓必然会对妹妹妹夫心生嫌隙,着实没必要。”
彭敬颔首:“你倒是个实诚人,可惜了你妹妹妹夫的一番美意。”
袁牧从府衙出来,三伏天里脚冰凉。
爹娘若跟他讲明,他绝不会跟二弟抢这生意,可爹娘这样瞒着他防着他,他心里很不好受。
不知不觉走到袁攸家的豆腐摊子。
海面化冻后整个禹州仿佛从沉睡中苏醒过来,渔民们下海捕捞,采珠人采集珍珠。
渔村和城里都恢复了生。
此时辰时,街上很热闹。
袁牧隔街望着生意爆好摊子,他娘和几个弟妹都忙着给客人切豆腐、收钱。
他娘出嫁前是屠夫的女儿,嫁给他爹成了秀才娘子,私塾招收学子要供饭食,每日都要上街采买。
实际上他娘打心眼里看不上摊贩。
认为他们低人一等。
事实上,确实如此。
他念书不行,跟张氏成亲后便想做个买卖糊口。
爹娘坚决反对,不让他丢家里的脸,什么也不让他们夫妻在县城做买卖。
爹娘养大他不容易,他总不能还让爹娘继续养他们一家,无奈之下便来禹州谋生。
当时跟爹娘借了一百两银子起家,来到禹州后受到爹的同窗的关照,租了铺子做起了杂货铺的买卖。
一年后还清了爹娘借他的银子,每年给爹娘三十两银子的养老钱,衣裳和禹州干货特产也没少。
可爹娘还是认为他是商人丢了他们的脸。
因着他商人的身份,他儿子无法走科举之路。
因此老爷子对他将儿子送到私塾念书嗤之以鼻,认为他浪费钱财。
既然无缘科举又何必花钱去私塾念书,只是识字他自己就能教。
可二弟家做豆腐买卖他爹娘不但不嫌弃,还鼎力相助。
爹亲自为二弟家孩子启蒙。
他娘放下架子,来街上帮忙买豆腐。
一母同胞的亲兄弟,被爹娘区别对待,袁牧心里不出的难受。
袁牧站在街角看了好一会儿,也想了许多。
回家杂货铺,张氏神情紧张问他:“知州大人找你去没什么事儿吧。”
寻常百姓都怕被官府的人找,就算没做什么亏心事,心里慌得很。
“没事,彭大人跟妹夫是结拜兄弟,唤他去是跟我些事。”
袁牧把豆腐方子的事告诉张氏。
免得将来张氏知道后错怪妹妹妹夫不厚道。
袁牧从袖口里掏出一块布,上面写着制作豆腐的方法。
将自己放弃卖豆腐的想法告诉张氏。
张氏叹口气:“当家的,我听你的。”
家中的事张氏做主,大事袁牧做主,虽放弃挣钱的方子张氏心痛,迟疑了一下她还是决定听袁牧的。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奇门风水,民间秘术,咒术,邪术,巫术,奇门遁甲,九宫命格,牵羊憋宝,祝由术!】俗话说,一名二运三风水,风水对人的影响非常大,如财运,身体,姻缘,家庭,都有着很大的影响。如果一个人很勤劳,不怕吃苦,兜里却依然没有钱,不是他命运不好,就是家里风水有问题。想不想改变命运,想不想暴富,想的话,就翻开第一页继续往下看……
其他 509万字 12小时前
简介:关于全系魔神:逐月大陆常识:水火不容,风雷不及,光暗相望,生死不见,归土无声。意思是说,同一个魔法师不可能同时拥有彼此相斥的两系魔法,有水系不得有火系,有风系便不会有雷系,以此类推。千万年来人们习惯以此立誓,这便是逐月大陆版的《上邪》。然而杨少峰穿越到逐月大陆之后,却打破常识,成就真正的全系魔法师。在他这里,从来就没有魔法系相斥这一说。如此一来,逐月大陆人们万千年来立下的那些铮铮誓言,还算
其他 65万字 4个月前
牧红尘:我是群主,我绝对不忽悠!岳不群:群主的人品,我可以保证,绝对没有问题,他绝对不是曹贼。任婷婷:群主是个好人,群主大气!牧红尘:我虽然是个好人,但不是圣母。穿梭诸天,与诸天群友一起交流,一起改变悲剧的命运,一起遨游诸天万界。
其他 142万字 4个月前
简介:关于谁家金丝雀一个人打三份工?:楚玉知死后穿书了,穿进一本替身文学里,不巧,她就是那个作恶多端不得好死的替身。原主有病吧,这么好的条件,这么粗的大腿,不抱紧了追求什么情情爱爱?她身兼数职,一边开公司,一边搞投资,一边做秦邶风的小情人,手撕原女主,脚踩恶毒女配。当她用四国语言和客户交流的时候,秦邶风站在她身后问道:“听说你好像高中没毕业?”楚玉知不慌不忙,“自学,自学成才。”摊牌了,她不装了
耽美 57万字 4个月前
简介:关于灭我秦家满门,我掀了你的天下:大周王朝,秦家功高震主,被满门抄斩,独留秦家少主一人,于绝境中爆发,少年获,修至尊,敢灭我秦家满门,就算你是大周皇主,小爷我也要掀了你的天下,诛你满门……
其他 232万字 4个月前
沈榆穿到一本名为《重生后,我踩着备胎做皇后》的狗血小说里,她只想躺平做咸鱼,避开一切原书剧情线,尤其避开女主和她的男人们!!!她绝不和古代三妻四妾的纸片人谈恋爱!!一心要养小书生!!结果六年后,剧情崩了,莫名其妙被替换成那个嫁给卓王,但新婚夜被他殉情误杀的早死原配??人家卓王可是女主皇后路上的第一个男炮灰啊!!沈榆决定了,新婚夜她绝不喝酒,那是人家陆应行的殉情道具!!【完了,他这么用心准备婚礼,
其他 138万字 1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