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的大明朕做主》转载请注明来源:晨曦小说(m.chenxixsw.com)
“臣周应秋恭请圣安。”
“平身。”
放下中的朱笔,朱由校抬头看向了抱着两本书进来的周应秋。
“周爱卿今日来,可是有什么事?”
“回陛下。”
将中的东西交给太监,周应秋躬身道。
“臣目前已为所有在京官员做好库档,请陛下预览。”
“哦?”
闻言,朱由校拿起太监抱过来的第一本书。
入眼第一卷,就是内阁首辅方从哲。
上面写明了方从哲的信息,哪里人士、哪年出生,哪年中举,哪年到哪年在哪个官职上。
除此之外,再没有任何内容。
没有这人做过什么、过什么、别人如何评价等等。
此时是万历四十八年,有的人他将来会做什么,他知道的比本人都清楚。
而对于万历四十八年之前的事以及别人的评语,他没兴趣知道,那时候的党争不比天启年间轻。
评语这玩意儿,只要有人参与,肯定就会有水分。
而且如果按照评语选人,不用怀疑,肯定选上来一堆假大空的清流。
修经历档案,可保证朱由校在用人之时,最大程度的忽略掉朋党带来的影响。
“这本书是?”
将官档放下,朱由校好奇的拿起了放在下面的那本书。
“到任须知。”
看了看封面上写的书名,朱由校翻开了书。
看的出来,书的主人经常翻看,书线都有些开了。
而且字里行间都用楷写着一些自己的体会与见闻。
“此书为太祖所修,其目的为教导进士如何去做一个合格的官员。”
看出皇帝的好奇,周应秋弯腰拱道。
“好,好,好。”
翻看了几页之后,朱由校不得不感叹道。
“得此物,胜似千金啊。”
朱元璋给后人留下的好东西太多了。
一本皇明祖训,这是教导皇帝的。
一本到任须知,这是教导新科进士的。
科举取士,从隋唐发家,赵宋成熟,到了明朝,已经成为了朝廷选官的主流方式。
而且,明朝的进士,但凡考中的,多数上就是一地父母官。
()(e) 而用屁股想想都知道,一县之中的政务是何等的繁杂。
县衙里无数的胥吏、境中士绅大户,这些人连接成一道道密密麻麻的利益链条。
其间的钩心斗角又是何等的云谲波诡。
这些东西,岂是一个初来乍到的书生能搞定的?
朱元璋没有将自己选出来的这些新科进士当做天上的文曲星下凡,而是将他们看作是一群初出茅庐的菜鸟。
这些个新科老爷,从本质上,那就是个個书生。
前日还是一书生,今朝就做上了一地父母,那如何才能胜任呢?
而朱元璋又是一个非常体恤民间疾苦的皇帝,他也怕自己选出来的进士是一个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书呆子,那到时候倒霉的可就是一县的百姓了。
所以,他就召集了一批老吏和朝中能臣,着修订了这么一本到任须知,专门发给新科之进士,这就是大明朝地方官的规范性法令。
到任须知这东西,最根本的目的,就是教导那些刚刚科举取官的新科老爷们,如何才能做一个官,做一个好官。
在这本书中,详细的列举了地方官应办理的事务有三十一条,称为“为官之要”。
主要作用就是防止这些个天子门生到了地方上是两眼一抹黑,对于提领一县政务抓不到重点上,让地方上的胥吏玩弄于股掌之间。
这书,对于目前的朱由校来,可真是久旱逢甘露啊。
大明目前缺官缺的严重,开恩科吧,一科也就能选个三四百人出来,治标不治本。
大明两百余年,九十余科,举人总数约为024万人,进士246万人。
而后世有多少公务员呢?嗯,七百一十万,按照总人口除个十,也有七十一万。
大明两百多年的官员,不足后世七分之一。
而有了到任须知这玩意儿,就能够做到快速的培养官员了。
当官嘛,不是非得要熟读四书五经,满嘴之乎者也。
科举能考过,就会写八股文,那就会写公文了。
然后一本到任须知,一本大明律,一本算经,再配合上听话的衙役,就能将一县之地治理的八九不离十。
东林党牛皮不,这些商阀、学阀靠着培养代言人来为自己争取利益。
()(e) 你很能培养是吧。
我把官员人数往上扩大一下,让我见识见识,你能培养多少,又能拉拢多少。
而且,官员数量扩大了,杀起来才更顺不是么。
“臣请陛下开恩科,以此书为考纲,尽快选拔出一批官员,填补地方缺员。”
看到皇帝明白了自己的意思,周应秋拱着道。
顺着周应秋的话,朱由校道。
“而后,就能从地方抽调官员,进入京城,暂且补上京官的空缺了?”
“回皇上,臣正是如此想的。”
身为一个聪明人,在明白皇帝的选官标准后,周应秋立马就想到了这本他考上进士后给他发的书。
“以太祖爷所修到任须知为考纲,选拔官员,可以最大程度的保证新官到任之后,不会造成地方混乱。”
“而外官入京之后,可以最大程度的保证,这些人同臣一样,是干净的。”
这些天经历了这么多,周应秋自己的优势是什么?
能干事,并且干净啊。
他可没那个本事参与到京城大佬们的游戏中去。
“有道理,很有道理。”
听着周应秋的话,朱由校满意的点了点头。
这才是为大明办事的官员啊。
“此策既然是你提出的,那这出题之事,就由你去做吧。”
“臣领旨谢恩。”
听到朱由校的话,周应秋连忙躬身道。
等到周应秋离开之后,朱由校高兴的翻看着到任须知。
“传诏,给国子监的太学生们,每人发上一本到任须知。”
“奴婢遵旨。”
听到皇帝让人给发书,刘时敏有些摸不着头脑。
不是要用这东西做考纲吗?怎么提前给发书?
待到刘时敏走后,朱由校眼冒金光的看着中的书。
用这东西做考纲,没人敢反对。
谁特么的疯了,敢反对皇帝拿太祖爷修的书来考学生。
这玩意儿可不是太祖大诰那种早就明文废除的东西。
而且,这书和四书五经之类的东西不一样,这是一本务实的书,对于去地方当官的人非常有用。
“以后还能用这玩意儿修国教教材。”
去往大学的火车站处,林昱向青梅表白。却被拒绝了。后来发生的事情,却造成了林昱一辈子,都无法释怀的遗憾。十年后的林昱,表面虽然十分潇洒,但却依旧无法填补心中的遗憾,心丧若死。幸运的是,他重生了!重生回到刚刚表白失败时,面对着眼前这个女生,他的心毫无波澜。可奇怪的是她居然主动表白了....
其他 28万字 2024-01-12
这是一本书的蜕变史。苏文,穿越来到斗罗大陆,只是凭借着对自身的超强感知,开始了自身武魂的蜕变之路。普普通通的书武魂?不!是逆天的天书武魂!“我没有什么血脉,出身卑微,我没有任何势力,我什么都依靠不了。”“既然我的武魂是书武魂,或许我应该掌握足够多的知识,成为一个学者!”“知识就是力量,掌握了知识便掌握了力量““在我看来,一个合格的学者,掌握知识的同时,自身也不会缺乏力量。”没有实力的学者,不是一
其他 21万字 2024-01-12
【编辑力荐佳作】“姑娘不必设防,我只是一个瞎子。”起初他原本只是想着好好苟着发育。谁料到这一路上遇到这么多帮助他的人。邻居寡妇见他一个人生活,时常给他送些豆腐。户部主事之女落魄后,只想着能够帮他洗衣做饭,平安的生活下去。魔教女教主得知他是瞎子后,心里产生了这样的想法:【他不会武功迟早被人欺负,算了,我教他吧。】一次意外,当朝长公主认识了他,却希望一辈子都不要让他知道自己的身份,把她当做普通人。就
其他 39万字 2024-01-12
玄幻 149万字 11个月前
人类的科技达到了顶峰,但人类思想却跟不上科技的发展,这一现象造就了如今人类至高但人命却最为廉价的都市,当机械有了“心”还是否是机械?将人类的大脑塞进机械身躯中还是否是人类?一位本不应出现在剧本中的角色却突然闯入这场演出,这场演出数遍的剧目是否会因此而改变?就让我们在此好好欣赏一番吧
其他 76万字 11个月前
其他 52万字 10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