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小说
  1. 晨曦小说
  2. 历史小说
  3. 明末大军阀
  4. 第四百六十六章 不能再等了
设置

第四百六十六章 不能再等了(1 / 1)



《明末大军阀》转载请注明来源:晨曦小说(m.chenxixsw.com)

北京城,御书房内。

“还没消息吗?”

崇祯帝怏怏不快的询问着,一旁的王承恩苦着脸,道:“皇爷,兵部那边还没消息。”

“洪承畴究竟如何了,他中的十余万兵马,是朝廷最后的精锐了,绝不可有闪失啊!”

王承恩道:“皇爷,忻州那边情况复杂,听兵部尚书陈新甲前日所言,李自成已经调集了所有流贼兵力,数十万人马将忻州团团围住,就算有消息,一时半会儿也传递不出的。”

“几十万贼兵?”

崇祯帝心中的担忧更甚了,再加上之前从兵部得知,洪承畴部已经断粮许久了,这怎么看都将是一场大败。

“唉!”

崇祯帝叹息一声,道:“东面刘衍那边可有消息?”

王承恩摇了摇头,道:“暂时也没有消息。”

“刘衍啊。”

崇祯帝起身走到御书房外面,只见漫天的繁星挂在夜空中,冬日的寒风不断刮来,冰冷刺骨,宛如此时此刻崇祯帝的心情一样,冰冷,痛彻心扉。

“大明会在朕的中败亡吗?”

崇祯帝自问,自己登基以来励精图治,每日都要理政七、八个时辰,甚至通宵都是寻常,可是天下却越来越乱,国事日益败坏,难道大明的国运已经断了?

“皇爷!”

王承恩将一件披风给崇祯帝披上,然后道:“这里寒风太大,皇爷还是进去吧。”

崇祯帝摇了摇头,道:“朕想再看看繁星。当年皇兄还在的时候,朕还是信王的时候,便经常跟在皇兄的身边看星星,那个时候多好啊,无忧无虑,什么事情都有皇兄处理。”

王承恩闻言只觉得心中酸楚,不由自主的留下泪水。

“陛下!”

忽然,远处陈新甲大步跑来,身边两名大内侍卫提着灯笼跟着跑来。

陈新甲一边跑着,一边大声叫道:“陛下!平谷大捷,大捷!”

崇祯帝顿时晃了晃,被王承恩扶住之后,瞪大了眼睛,问道:“讲!”

陈新甲跑到跟前,正要行礼,却被崇祯帝喝住:“快讲!”

“是!”

陈新甲拿出刘衍派人送来的捷报,道:“刘衍率部进驻京东平谷县,新军将士在平谷境内,分别于黄松峪、马坊、县城以东三处,与三十余万清军激战,三战三捷,斩首一万两千余级,阵斩汉军镶白旗固山额真吴守进、土默特右旗的固山额真俄木布楚虎尔。现清军已经退守蓟州县,刘衍所部稍作休整后,便准备向东进逼。”

“列祖列宗保佑!”

崇祯帝大吼一声,然后狂笑起来,这算是自己这些天以来,知道的唯一一个好消息了。

王承恩也激动的大声道:“恭喜皇爷,有刘督臣在,清军不足为虑!”

陈新甲也兴奋的道:“陛下,眼下洪阁老那边还没有消息,是不是让刘督臣分出一部分精锐,西进忻州救援?以山东新军的精悍,定然不成问题!”

崇祯帝也颇为动心,看了看王承恩,一时之间拿不定主意,于是便道:“不如派人向刘衍询问一下?”

()(e)  “陛下考虑周全。”

此时陈新甲也是久旱逢甘露,好不容易收到了一份捷报,已经被喜悦冲得七荤八素,高高兴的回府等待消息了。

而王承恩也奉命前去询问刘衍,是否可以分兵支援洪承畴部。33

当王承恩抵达新军亲卫营的时候,刘衍已经加派了各营夜不收,全部向东探查清军各旗的踪迹。

“呵呵,见过王公公!”

“哎呀!”

王承恩笑容满面,道:“督臣统军辛劳,近来又取得大捷,杂家真是由衷的佩服啊!”

刘衍笑着命人上茶,然后请王承恩坐下,道:“公公此来是,犒军?”

王承恩尴尬的笑着,道:“陛下已经命兵部和户部筹集钱粮了,不日便会派人送来大军钱粮,以及将士们的赏赐,请督臣再等几日。”

“哈哈!”

刘衍大笑起来,不再提及此事。

随后王承恩道:“督臣,目前洪阁老所部被流贼大军围困在忻州,与朝廷已经断绝联络许久了,为此陛下非常担忧,朝中也多有议论,近日,呵呵,近日”

刘衍看着王承恩欲言又止的样子,便收起了笑容,道:“公公是不是想,朝中有人建议,让本督分兵救援洪阁老?”

“呵呵,督臣就是英明,的确是这样。”

刘衍正色道:“兵分则弱的道理,公公应该是知道的,以往官军被清军、流贼两边牵着鼻子走,多少精兵强将都被二贼轮流牵制给拖垮了?此时正是我军与清军对决的关键时刻,在这个时候要分本督的兵,此乃祸国之议,提出此议者,该杀!”

王承恩闻言骇然变色。

当日,王承恩谢绝了刘衍邀请留下吃饭的建议,急匆匆的上了马车,在大队锦衣卫和京营兵马的护送下,返回了北京城。

随后王承恩便将刘衍的回复如实禀报给崇祯帝:“皇爷,刘督臣就是这么的。”

崇祯帝的脸色非常难看,道:“陈新甲真是昏聩!”

王承恩道:“皇爷,陈尚书应该没有坏心,只是面对眼下的时局,不知道如何应对了而已。”

“哼!”

崇祯帝冷声道:“陈新甲是兵部尚书,他要是不知道如何平定战火,那就不要平白占着兵部的位置!”

王承恩急忙劝道:“皇爷,现在忻州、京东的战事正是关键时刻,更换兵部尚书之事,当真不是时候啊。”

崇祯帝缓缓的点头,道:“朕知道。另外,给刘衍的钱粮准备好了吗?”

“老仆问过陈尚书和李尚书,兵部和户部按照刘督臣上报的数额,只筹集到了两成,这已经是极限了。”

崇祯帝叹息着道:“先送去吧,有一点算一点,刘衍应该能明白朝廷和朕的难处。”

三天后,刘衍率领新军各营继续向东进发,新军前营、后营,驻防军第二营、第三营也从南北两个方向赶来汇合,十二万大军浩浩荡荡逼近蓟州城,在蓟州城以西四十里处安营扎寨。

就在新军各营刚刚落脚的时候,朝廷送来的钱粮也运抵这里,荀景云带着部下查验、收入库中,然后眉头紧锁的来到中军大帐内。

()(e)  “督臣,朝廷也太过分了,只送完这么一点钱粮,根本不够大军的消耗!”

“有多少?”

“只有咱们上报朝廷数额的两成而已,这是打发要饭的!”

刘衍摇着头,道:“算了,反正现在军中的钱粮还很充足,山东那边也会源源不断运来钱粮,朝中的钱粮算是聊胜于无吧。”

荀景云道:“哼,朝中也不是没钱没粮,但是却不在府库中,而是在王公大臣、商贾世家中!”

刘衍笑着挥道:“好了,这样的局面会改变的,只是需要时间,需要咱们努力去改变。”

荀景云闻言抱拳行礼,道:“督臣大仁大义,属下佩服!”

随后荀景云问道:“督臣,咱们什么时候收复蓟州城?”

刘衍思索了一会儿,道:“眼下局面不好,洪承畴那边恐怕也坚持不了多少,所以咱们不能拖延了,对战清军要速战速决。这样,各营将士休整一天,后天一早进攻蓟州。”

荀景云道:“那各营的夜不收要向蓟州方向探查了。”

“嗯,已经安排了。”

荀景云离开后,刘衍一个人在中军大帐内看着舆图,指在山西忻州的位置上点了点,然后又在蓟州方向点了点,暗道:“洪承畴所部虽然兵力充足,但是现在应该已经断粮了,其部肯定不是李自成百万大军的对,一旦李自成击败了洪承畴,数十万流贼大军定会顺势杀到北直隶!”

想到这里,刘衍心中也有些焦急,暗道:“到时候要是没能击退清军,被清军、流贼同时冲到北直隶内,那笑话可就闹大了!”

于是,刘衍当即将苗绍叫来,道:“通知各营,后天一早大军开拔。”

“是。”

苗绍道:“督臣,三十万清军据守蓟州城,这场仗不好打啊。”

刘衍点了点头,道:“清军应该不会死守,毕竟都是骑兵,到时候多半还是阵战。”

“是。”

随后刘衍忽然想起了什么,对苗绍道:“不对啊?”

“督臣是什么不对?”

刘衍随即看向舆图,思索了片刻,道:“之前范文程前来想要议和,奴酋如果真的想议和,为何不派人直接联系朝廷?”

苗绍也是恍然,道:“是啊,如果范文程到了京城,陛下一定会答应议和的,他们为何直接找督臣啊?”

刘衍眉头紧锁,想了一会儿,然后猛地一掌拍在桌子上,大声道:“不对!清军肯定是要稳住本督,皇太极有阴谋。”

“清军是要撤走,拖延时间,还是想攻打别处?”

“不知道,不过肯定不是撤军北归!”

苗绍道:“督臣,不如属下率部进攻蓟州城,试探一下清军的虚实?”

刘衍点头道;“亲卫营是步兵,还是让骑兵营去,快将许铭找来。”

“是。”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



相关小说推荐

人间最高处

人间最高处

见秋 / 文

武侠 399万字 2024-03-20

重拾2006

重拾2006

深渊老宅 / 文

重生年年有,今年到我家。重生本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可一下子年轻了二十岁的周岩,却高兴不起来,任谁重生到高考失利的当天,都高兴不起来。所幸,跟着穿越过来的,还有一个名为全能大师养成系统的外挂……

都市 173万字 4个月前

我们是文官集团

我们是文官集团

莺影莹盈 / 文

万历四十八年四月,萨尔浒一年之后,行将就木的万历时常陷入梦境,他发现,在梦里,他的人生可以无数次重来。这一次,他一梦梦回了万历二十四年三月,那场大火之后……想他嗣服之初,也是兢兢化理,只期望无负先帝之托,当即将走完一生,他却不敢回头。而这一次梦境之旅,似乎一开始就有点不一样——从前愆尤,悉不计较,他能换来一个不一样的萨尔浒?

历史 59万字 2023-11-16

双生星火

双生星火

猫咪嗅柠檬 / 文

一个和地球无论是大气还是地理环境都无比相似的异世界,一个发展出称霸星系的科技却依然停留在前现代社会的独特文明,双生子的突然穿越,是异乡的不速之客还是点燃文明前行的星星之火?

科幻 291万字 2天前

地球被撞后,我持枪纵横末世!

地球被撞后,我持枪纵横末世!

第一叶秋 / 文

地球被一个巨大的星球碰撞后环境剧变,异兽横行,人类的生存面临着巨大挑战!生死存亡之际,人类纷纷走上了修炼之路!炁流觉醒,异能觉醒,基因觉醒,人类的实力有了飞跃的提升,终于绝境中生存下来。然而这还只是开端,随着对新环境的了解人们发现自己的实力依然极其渺小,正所谓路漫漫其修远兮!当然,人类也不会就此认命,必将上下而求索!在这艰难之境下第一夜以及他身边的亲友开始了为生存而搏杀的道路。佛为心,道为骨,儒

科幻 372万字 11个月前

三兴大汉:刘禅不思蜀

三兴大汉:刘禅不思蜀

青烟慕 / 文

泰始七年,刘禅看着周围空无一人的床榻。脑海里不由的想起了自己那严厉却又慈祥的父亲,想到了对自己爱护有加的母亲。想到了那一脸严肃的二叔还有总拿胡子扎自己的三叔。想到了那个抱着自己在千军万马之中冲突往来的子龙叔父。当然,也想到了那死在战乱之中,死在了自己眼前的儿子...这一刻的刘禅终于放下了自己所有的伪装,然后朝着那虚空之中缓缓落下了一滴眼泪。“父皇...儿臣..真的做不到啊!”章武二年,一场大火烧

其他 39万字 2024-04-18

本页面更新于
回到顶部
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