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小说
  1. 晨曦小说
  2. 历史小说
  3. 明末大军阀
  4. 第二十三章 播种希望
设置

第二十三章 播种希望(1 / 1)



《明末大军阀》转载请注明来源:晨曦小说(m.chenxixsw.com)

大盘墩的屯田事宜进展顺利,上官也连带着脸上有光,于是夏河寨前千户所防守官章海林派人送来了十头耕牛,以及若干农具,王家庄管队官王炆镇也派贾洪雨送来了五头耕牛,以及若干物资。

刘衍看到这些耕牛和物资,心中很是欢喜,便将墩内众人叫到一起,当众宣扬了防守官章海林、管队官王炆镇是如何的体恤下属,言语之间让前来送耕牛之人很是受用。

此时大盘墩已经有了二十八头耕牛,在王家庄下属所有的烟墩之中,大盘墩已经算是比较阔绰的存在了,于是刘衍便将陈勋和王越、赵民叫到屋内,几人商议起今年春耕的事宜。

之前刘衍趁着军户开荒的时候,已经派人买来了一批稷与蜀黍种子,此时已经是四月中下旬了,其他火路墩早已经开始了春耕,现在大盘墩已经晚了别人一步,更重要的是天时已经慢了一拍,这是最严重的。

于是为了赶农时,刘衍按照几人商议的方略,召集了墩内所有人,直接将新开垦出来的一千多亩耕地分发了下去,平均每户军户分三十亩左右耕地。

三十亩的耕地虽然看上去并不多,但是在当下这个世道里,已经算是地主一级的人家了,山东各地还不知道有多少贫困百姓看着要眼红呢。

在前几天众军户分了田地后,今日刘衍又给他们分发耕牛与犁具种子米粮等。为显公平,各人都是抽签决定耕牛所有,以免人人争抢壮牛,而相对瘦一些的牛则是无人要的情况发生。

这一次墩内的农具和种子等物也一并发放下去,不过由于现在墩内的耕牛数量有限,还做不到每户分到一头,于是在刘衍的安排下,那些老弱的耕牛由一家军户独有,那些强壮的耕牛则是由两家共用。如此调整之后,二十八头耕牛也全部分了下去。

然后刘衍便准备下令开始播种,虽此时已经有些晚了,不过即便如此也要开始耕种,否则来年就一点收成都没有了。今年刘衍可以花钱养着众人,可是总不能一直养下去,今年就算只能收获一粒米,也要让这些军户自力更生。

“大家都排好队,一个个上来领耕牛与口粮,要有序,不要乱。”

“所有人先登记,再领取耕牛和口粮,不能遗漏,不能加塞!”

陈勋站在刘衍的身前,对着眼前的众军户大声喝道,维持着这边的秩序,苗绍和许铭也各带两人在旁边帮忙。大盘墩原来的那十几名墩军也都在这边,正在陈勋下维持秩序,或是分发物品、耕牛,或是看管排队领取物资的军户人等。

在几天之前,刘衍还特意派人又买了一大批粮食,今日也一并分发了下去,作为各家各户的存粮,这也是刘衍有意推着众人自食其力,以免被自己养着习惯了,从而形成惰性。

此时刘衍稳坐在望台的一张椅子上,王越站在他旁边观看,还不时对着刘衍恭维一番,像是什么治政才干、当世最好屯守官等等,的面不改色心不跳,就连刘衍都觉得有些过了,可是王越却的非常认真。

()(e)  与此同时,在望台下面还摆着一张桌子,赵民正襟危坐,正在一一为众军户领去的米粮、农具、耕牛作着登记。

赵民写得非常认真,将所有的数目都核对无误之后,才会让领取的军户签字画押。

刘衍见状欣慰的点了点头,这个赵民还是可以重用的,是个可塑的人才,至少能力和责任心的没有问题的。

当然了,耕牛与犁分下去后,并不是白送的,只算是从墩内租借的,所有权还是属于大盘墩,也就是归刘衍所有。以后各人也需善待耕牛,每几个月大盘墩都专门有人下去查看,如果发现虐待耕牛,或者是饲养不力的情况,该户的耕牛将会被收回,并且予以重罚。

此外,众军户还需要一一借取米粮,以作为到秋收前各人的口粮,当然这些米粮也是要偿还的,不过却不需要利息。

刘衍这样做就是不想大发善心,毕竟这些耕牛和各种物资都是自己花钱买来的,或是求告来的,现在分发下去自然要收回成本的。

同时刘衍也要让下众人形成有偿的意识,而不是坐等赈济。

刘衍坐在椅子上看下去,只见下面众军户个个喜形于色,分到耕牛犁具时也都是朝着望台上面千恩万谢。众人现在有了田地,加上今日又分下的耕牛犁具,以后老婆孩子热坑头的美满生活便伴随着他们,这样的生活想想就感觉幸福。

刘衍见此情形也是感慨万千,自己的田地政策己经走到尾声,分田到户后,以后要过什么日子,只能看这些军户自己了。

不过华夏的历史已经多次证明,汉家百姓在拥有了土地之后,那些自耕农焕发出的极大热情,还有他们为维护自己利益那种不顾一切的精神,将会焕发出巨大的生,以及强大的战力!

经过这次分田、分牛,刘衍己是做出了决定,以后堡内的屯田事务便暂时由陈勋督促监管,他平日除了督促军户们勤力耕种外,以后堡内有什么公共建设,陈勋同样要督促军户们派出丁口来应役。

当然这只是暂时的,毕竟陈勋是刘衍自己下的旗官,主要任务还是带兵。至于屯田的事情,将来有了专业的人才之后再另行安排吧。

毕竟刘衍不可能事无巨细都来自己处理,自己身边的老人也就这两个,其中一个还是王越这样的人,眼下堡内屯田之事不交给陈勋又能交给谁?

这天分完耕牛等物,第二天大盘墩内便组织了盛大的春耕仪式。

周边各处屯堡的春耕仪式早已经举办过了,陈勋和王越也劝刘衍省去这一步,直接开耕算了,还能剩下一笔钱粮。

但是刘衍却坚持举办春耕仪式,这可是大盘墩第一次春耕,意义重大,绝不能太过随便了。用刘衍的话讲,就是要有仪式感才行。

几天后,西通渠旁己是搭建好了一个茅草厂,刘衍还花了二两银子,从夏河寨前千户所请来一个戏班,一路擂鼓鸣锣、吹吹打打,并让墩内众人抬着纸扎的春牛、犁具等物品。众人一路从大盘墩内迎至茅草厂内,沿途的火路墩和屯堡都被惊动了,那些墩军和军户百姓闻讯纷纷聚拢过来围观,一路上好不热闹。

()(e)  一路上,墩内众军户们鸣放鞭炮,将米、黄豆等抛向纸扎的耕牛,表示新的一年五谷丰登。沿途的那些墩军和军户见状都瞪大了眼睛,没想到大盘墩如此奢侈,竟然用真的大米、黄豆来抛洒。

转眼间,便有许多的墩军和军户冲向了大盘墩一行人马,就蹲在地上争抢那些零散的粮食。

刘衍见了也不禁摇头叹息,此时的大明卫所将士过的太苦、太穷了。就连大明的兵丁都是如此,那些普通的农户百姓就更不用了。想到这里,刘衍心中便越发的沉重起来,世道如此,自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啊。

很快纸扎等春牛抬到茅草厂后,刘衍便亲自焚香祀奠皇天厚土,领头三伏三拜,陈勋和王越也带着一众军户们跟随在后依礼参拜。

祭奠完天地神祈后,刘衍亲自扶犁,演试用牛犁田,以示开始春耕,围观的军户们见状顿时爆发一阵响亮的吆喝声,响彻云霄。

最后,刘衍带着众人又将纸扎的春牛抬起,游了大盘墩内外几圈之后,便将这纸扎的春牛烧掉,整个春耕仪式才正式结束。

从这天开始,大盘墩紧张的春耕便正式开始了,田间地头到处都是大盘墩军户们忙碌的身影,南河沿岸每日都会响起大盘墩军户们耕种的快乐歌谣:

“秋耕深,春耕浅。春耕如翻饼,秋耕如掘井。春耕深一寸,可顶一遍粪。春耕春耕不肯忙,秋后脸饿黄。耕好耙好,光长庄稼不长草。庄稼不认爹和娘,精耕细作多打粮”

这段时间里,陈勋带着几名没有家事的墩军出去,几人可是忙坏了,到处紧张地督促军户们干活,而堡内原本的墩军也是大多下田去帮助家人干活,他们都是家内壮实的丁口,家内的顶梁柱,家里活计离不了他们。

现在的刘衍还没有养脱产的军人,当然他也考虑到这个问题,不过如果要脱产兵,每月至少要给他们粮米一石,这样才能弥补他们家内丁口带来的损失,还有各人的兵器盔甲马匹豆料等,种种算下来,都是一笔不的数目。

现在刘衍虽然每月都会有几百两银子的进账,但是毕竟中只有一个肥皂工坊的财源,一旦肥皂工坊出了什么事情,那就一点退路都没有了。所以对于刘衍来,此时直接从墩内抽调青壮操练脱产精兵,在财力上还有些发虚,为时尚早。

不过刘衍还是计划了一下,准备在春耕结束之后,先扩充一下大盘墩的墩军人,十二个人还是太少了。当然这些墩军暂时还不能是脱产的,只能在农闲的时候进行操练。

“一步一步的来吧,现在已经将希望播种下去了,就一定会有所收获的。”

刘衍心中如是。



相关小说推荐

人间最高处

人间最高处

见秋 / 文

武侠 399万字 2024-03-20

重拾2006

重拾2006

深渊老宅 / 文

重生年年有,今年到我家。重生本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可一下子年轻了二十岁的周岩,却高兴不起来,任谁重生到高考失利的当天,都高兴不起来。所幸,跟着穿越过来的,还有一个名为全能大师养成系统的外挂……

都市 173万字 4个月前

我们是文官集团

我们是文官集团

莺影莹盈 / 文

万历四十八年四月,萨尔浒一年之后,行将就木的万历时常陷入梦境,他发现,在梦里,他的人生可以无数次重来。这一次,他一梦梦回了万历二十四年三月,那场大火之后……想他嗣服之初,也是兢兢化理,只期望无负先帝之托,当即将走完一生,他却不敢回头。而这一次梦境之旅,似乎一开始就有点不一样——从前愆尤,悉不计较,他能换来一个不一样的萨尔浒?

历史 59万字 2023-11-16

双生星火

双生星火

猫咪嗅柠檬 / 文

一个和地球无论是大气还是地理环境都无比相似的异世界,一个发展出称霸星系的科技却依然停留在前现代社会的独特文明,双生子的突然穿越,是异乡的不速之客还是点燃文明前行的星星之火?

科幻 288万字 3天前

地球被撞后,我持枪纵横末世!

地球被撞后,我持枪纵横末世!

第一叶秋 / 文

地球被一个巨大的星球碰撞后环境剧变,异兽横行,人类的生存面临着巨大挑战!生死存亡之际,人类纷纷走上了修炼之路!炁流觉醒,异能觉醒,基因觉醒,人类的实力有了飞跃的提升,终于绝境中生存下来。然而这还只是开端,随着对新环境的了解人们发现自己的实力依然极其渺小,正所谓路漫漫其修远兮!当然,人类也不会就此认命,必将上下而求索!在这艰难之境下第一夜以及他身边的亲友开始了为生存而搏杀的道路。佛为心,道为骨,儒

科幻 372万字 11个月前

三兴大汉:刘禅不思蜀

三兴大汉:刘禅不思蜀

青烟慕 / 文

泰始七年,刘禅看着周围空无一人的床榻。脑海里不由的想起了自己那严厉却又慈祥的父亲,想到了对自己爱护有加的母亲。想到了那一脸严肃的二叔还有总拿胡子扎自己的三叔。想到了那个抱着自己在千军万马之中冲突往来的子龙叔父。当然,也想到了那死在战乱之中,死在了自己眼前的儿子...这一刻的刘禅终于放下了自己所有的伪装,然后朝着那虚空之中缓缓落下了一滴眼泪。“父皇...儿臣..真的做不到啊!”章武二年,一场大火烧

其他 39万字 2024-04-18

本页面更新于
回到顶部
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