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小说
  1. 晨曦小说
  2. 历史小说
  3. 盛唐挽歌
  4. 第一幕总结,顺便求个票
设置

第一幕总结,顺便求个票(1 / 1)



《盛唐挽歌》转载请注明来源:晨曦小说(m.chenxixsw.com)

这本书我写得很忐忑,每一章都要查很多资料,还揪出来了很多史书上的明显错误。很多时候我不是不想多更新,是真的写不完,虽然我知道要写什么。

我要保证能把尽量真实的历史大势还原,而不是照抄史书,经常脑阔疼。史料是真的不能囫囵吞枣一样搬来就用。

比如根据现代史学泰斗严耕望老先生多番考证的结果,夔州人口起码是食货志记载的五倍以上。

很显然史官受限于时代局限,忽略了流动人口对于经济的影响力,对于商品经济的理解也很浅薄。

史书上夔州是不毛之地,人口不过一万户。但严老先生综合其他史料考证,仅府城户口便超过了一万户。

那里是西南除了成都以外有数的大都会,川东在封建时期持续时间很久的经济文化中心。

再比如开元末期的唐朝财政其实就已然处于崩溃状况,是依靠“拆墙”的模式,通过中央少调拨甚至不调拨款项给地方,让地方多承担财政压力,以此来实现财政的收支平衡。

当时的情况,已经窘迫到有些地方驿站,官府无力经营,不得不被迫转包(强行摊派)给地方大户。然后当地哪个大户接了就会很快倾家荡产,经常有人举家逃亡躲避摊派。

近些年出土史料里面都有详细记载,这些史书是不会直接写出来的。

前十万字,里面或许简简单单的一句话,都是我辛劳很久的成果。

第一幕的剧情半遮半掩,实际上主题就是关于唐庭税收货币化,关于调整租庸调的一个尝试。类似操作,历史上是在李林甫掌控下铺开的,但半途而废了。

由关税的争夺,引出李隆基的穷奢极欲,引出长安位置的偏颇,引出关中与河北的系统性矛盾。

这是第一幕,也是开元末年的历史大势。

我集中的都是这些历史脉络,而不是什么李隆基杀三子啊,立李亨为新太子啊,李林甫上位赶走张九龄导致朝政堕落啊之类的。

这些都是表象,读者老爷们都知道,我就不想再以这个作为主线背景来写,都是写烂了的。

我要是着重写这个,那就好像是杀了这些人,唐朝就会千秋万代一样。如果按这样写,我一天能更新一万五,根本不会脑阔疼。

上本书,我在写的时候,关注比较多的,是历史的“剧情”,是整个大背景的故事走向。因为上本书很多读者连基本故事背景都不了解。不得已而为之。

而这本书,大家多多少少都知道一些。我的着眼点,便在于历史的底层脉络。

尽量还原开元天宝年间唐朝真实的社会、经济、政治、人文形态。不仅限于长安城。

研究唐代经济的古代人,常常忽略了一個现代人很容易察觉的问题:他们在算经济账的时候,只算国家总量,而不算经济运转的速度。

只计算钱币的发行量,而不去管它的流通速度与流通领域。

只站在国家层面去查看国家经济是否健康,而不在乎社会基层的稳定度。(我没有借古讽今,不要关联现代谢谢)。

很多时候评判的标准不同,会得出截然相反的结论。

比如唐庭在河北的各地府库就是满的,一直都是满的,包括安禄山造反之前都是如此,从来没有缺军粮之类的事情。

这样就会造成一种社会很稳定很富足的错觉。

但如果以此来明河北财政状况优秀,民生状况就良好,天宝时期大唐天下无敌,都是边将故意搞事情,才会爆发安史之乱,闹得民不聊生。

那这就是非常错误的观点了。

世界上每个国家为了自己的粮食安全,同样会建立了很多大型粮仓,这些粮仓常常都是满的。

打比方现在作者我本人就是在唐朝开元时期,而且穷得揭不开锅,没钱吃饭了。那请问我可以去官府的粮仓讨饭吃么?粮仓的工作人员就应该打开粮仓让我吃么?

答案应该不言自明吧?

官府是官府的,民间是民间的。

在“盛世”里面写乱世迹象,这本书我想应该是没有同类作品的,包括我自己写过的两本书。这对我而言是一个全新挑战。

我尽量把故事得明白,在大势里面讲伏笔讲变化,而不去纠结一些细节。也尽量不去写一些现代人自以为是的东西,妄图可以逆转劣势的脑残剧情。

这种能不写,就一定不会写。

()(e)  比如以为自己口才好,以为自己心细如尘,抓到对的一点辫子,就可以去跟李隆基讲道理,跟李林甫去讲条件服对方如何如何。

让本来被罢官的人可以免于罢官,可以把李林甫身边的那些爪牙玩弄于鼓掌。

以为掌握了一点信息优势,就能翻盘绝境。

这一类的故事,不会出现的书里面,一章都不会写。很多事,都只是大势的导火索,无论怎么摆弄引信,只要没能力拆炸弹,那么不可能改变任何事情,一点都不能。

我所知道的绝大多数的古代故事,其实都没有那么复杂的套路,因为在信息传递不畅的古代,真的很难演出来。

越复杂的套路,失败的可能性越大。

比如剧情背景的史实里面,严挺之帮犯人求情,然后被李林甫拖下水。借此,张九龄也被严挺之拖下水,最后被罢相。

整件事复杂么?

干掉了一个大唐名相,一个中书侍郎的大事件,真就这么简单?

很遗憾,真的不复杂,这个事情本身就是如此简单,复杂的是它背后的博弈与选择。

李林甫的人随便查一查就查到了严挺之做过什么,都是用的官府渠道,也没有那么多的私人间谍啊,保密啊,反侦察啊。

更没有什么隐瞒之后被拆穿,然后再反杀,智斗五十回合后如何如何的套路。什么都没有,甚至去找李隆基告状,都是一锤定音。

限于古代的客观条件,也无法实施那么多套路。越是复杂的阴谋,失败的可能性越大。

就算真有,在权力面前,什么也不是。

清代江南“刺马案”也不复杂,陌生人上去一刀就解决了。

唐代藩镇刺杀宰相武元衡案,也是起刀落,而且朝廷一查就知道是谁派的,这件事在政治上也没有产生谋划者需要的效果。

这些历史上真实发生故事很难看,没有那么多波折,但也没办法,因为这就是事实啊。我不能打着“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幌子胡编乱造一出戏。

我这本书的风格,不可能想出那些天马行空,又幼稚得想扣脚指头的“复杂剧情”。我能写,但不能写在这本书里头。

或许下本书会有吧,谁知道呢。

唐代的官员,可以狎妓,也可以权斗,甚至还可以栽赃陷害耍套路。

但是,他们也是要做事的,要做正经事,要做工作,要政绩。不是整天想着今天搞这个明天搞那个。

就好像书友群里面有读者的:为什么现代都市剧里面的人,好像除了整天谈恋爱以外,就什么事情都不做了!

回家了是谈恋爱,工作也是谈恋爱,上学也是谈恋爱,出差也是谈恋爱。其他的东西,全部淡化了,消失了,看不到了,模糊了。

换到历史文里面,这些官员们整天权斗,不谈他们做了什么事情,这不就跟都市剧里面的人只会谈恋爱一样么?

换一个词而已。

不别的,就李林甫。

李林甫口蜜腹剑不假,但他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处理政务,而不是挖空心思对付政治对。

为李隆基搞钱是一件很消耗脑力与体力的事情,风险还不,这位皇帝的胃口是很大的,伺候他不容易。

堂堂宰辅,难道所有精力都在搞死竞争对上面么?历史书上这么写,可不能想当然就照搬啊。

这里有别于“恋爱脑”的脑子,我姑且称之为“权术脑”。也就是除了争权夺利以外,没有任何事情是值得这个人注意的。

我很怕那种“权术脑”的故事。

按“权术脑”的故事逻辑去写,主角就应该投靠皇帝,投靠权臣,又拉又踩。然后无视客观规律,夺取军权安史之乱后当节度使,再雄霸一方。

接下来就是剪除对建国,一步步再创一个新的,不叫大唐的“大唐”。

我没法按我的思路写那样的故事,老实,类似书我看第一卷就知道结尾写什么。我都看不下去的书,还能写给你们看么?

唐代是没有法治的,也没有地方可以讲道理,讲是非曲直。这些在权贵那里,不重要。权就是法,法就代表着权,跟大鱼吃鱼一样。

唐代哪里有什么司法?哪里有什么公正可言?

如果写了,我自己都觉得可笑,不敢发出来丢人。

主角如果弱,可以施展的“权术”实际上是非常有限的。在权力面前,所谓的来自现代的技巧,很苍白很无助。

()(e)  就像是你写了一份慷慨激昂的状纸,人家看都不看,直接扔垃圾桶以后宣判。

就是这么简单直接,而且不加掩饰。

那时候长安有资格指鹿为马的人,并不仅限于李林甫。

人数甚至不低于两位数。

与其想那么多骚操作,主角还不如练一练吉他,看能不能取悦李隆基,从而进入梨园。

以后,自然可以利用梨园子弟的身份做事,赢面或许还更大一些,起码符合当时的政治环境。

不然就别想太多了。

武周时期的营州之变十几万河北人,朝廷不让杀,武懿宗依旧杀了一大堆,没有经过任何续,事后没有受到任何惩罚。

李隆基杀三子,没有任何刑部官员参与,甚至外朝就根本没有介入,连装点门面步骤都没有,而且牵连甚广。

连指鹿为马都懒得玩,真的杀也就杀了。

在绝对的权势面前,任何技巧都像是蜘蛛在编织蛛,徒劳而已。

如果权贵想杀你,哪怕你找到了很多证据证明自己无辜,也没有用,那些东西跟纸糊的盾牌没有两样。

要是我无视这些,写那种扣人心弦又根本不可能在当时社会环境中存在的事情,就变成了披着历史的皮写自己妄想的故事。

书或许可以很火,甚至可以很热闹,甚至可以赚得盆满钵满,但我没有规划这样的剧情,也不打算去写类似的。

这本书绝不可能写,下本书看情况。

李林甫搞倒政敌,很多时候就一两句话,外加背后的势力引导。利用大势,去解决掉政敌。

这些段都是高效,简洁,立竿见影。

我会分析大势,借助类似的法,来表现该有的冲突,不会更多骚操作了。

第一幕在下一章就会完结,马上要拉开第二幕了,敬请期待吧。

这本书我是尽量用平实的语言,直接易懂的写法来表述我想表达的东西,不会把一坨翔包装得很好看,也不会使用一些故弄玄虚的写法,把一些很无趣也没什么意思的老生常谈讲得神神叨叨。

我上本书的时候就在书友群里面过,现在这本书不追求成绩,我会按我自己的设想去写。

用时间来给我现在这本书正名,这就是我的期待。

关于人物塑造的一些问题,既然之前有书友问起来了,我就集中解释一下。

第一:

方是孩,这是必须的。如果是成年人,那就必须要提前做选择,因为有能力的人是藏不住的。方如果成年了,那现在是打算给李隆基当狗,还是当下一个安禄山?

当狗,最后绝对死得很惨;不当,或许很快就会死,怎么选?

再了,现在是开元24年,等到天宝年间炸弹爆炸的时候,方已经要40岁了,以古代那个人均寿命和医疗条件,他还可以蹦跶多少年?

他这个年龄再去追求什么东西(比如掀翻李唐),是不是有点“老男孩”的味道?万一七十岁一统天下,你们不觉得悲哀么?

第二:

方的性格问题,看过我上本书的书友都知道,刘都督的性格,情商都是一流的。如果我想塑造,可以再塑造一个童年本的“刘都督”。

现在的狂妄人设,是什么意思,要结合方的名字来看。少时了了,大未必佳,多了就没意思了,慢慢看书吧。

第三:

为什么要插入老方这个角色,为什么他的性格这么偏激。

老方的原形,就是五代十国的张承业,他是本书的“半个主角”。也是内涵一些历史爽文主角,认为杀掉安史之乱的叛将之后,就可以重铸山河。

我这本书的主题就是:历史是回不去的,盛唐永远不可能再现,只能向前走出新路。妄图重现盛唐,那是在开历史的倒车,必定粉身碎骨。

中唐是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上,很多积攒百年的问题,是一定会爆发的。

这是中华文明长久以来地理、人文、经济甚至气候因素的综合作用。

至于为什么不可能回到盛唐从前的状态,我书里面会一点点的揭露,现在已经写出来的这十万字,也可以看出很多名堂了吧?

敬请期待第二幕吧,舞台是长安。

今天我酝酿一下剧情,不双更了。



相关小说推荐

九天仙族

九天仙族

时光之墟 / 文

云梦泽中赤湖张家一个在仙界三十三天破碎之后渴望崛起九天的小小修仙家族。(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本书相对慢热、慢热、慢热)(字数很多,恳请大家给予多一些的耐心*^▽^*)

其他 113万字 2024-01-07

方渔重生记

方渔重生记

就是个影子 / 文

方鱼,原名方渔,却因名字犯了方家家主方鲤的忌讳不得不改名方鱼。方鱼的前世虽然拥有不错的先天资质,但是年少无知的他犯下错误,命运不断的一次次把方鱼扶起来,又把他打到……那么重生之后呢?

玄幻 247万字 2024-01-23

诡异世界,但我是高武颠佬

诡异世界,但我是高武颠佬

狗脂鲤 / 文

张德瑞穿越到了异世界,一个和老家很不一样,很古怪的异世界,而且因为是肉身穿越,导致他连一个合法的身份都没有,只能当挂壁大神。但很快,他就发现一件事情:对于这个世界来说,他似乎更不一样,而且更古怪一些。

其他 20万字 2023-11-07

千万别惹大师兄

千万别惹大师兄

我的大树出无尽 / 文

叶宇穿越到百族林立,力量为尊的天玄大陆,偶然觉醒了埋葬系统,能够看到别人的死亡倒计时,只要他给人收尸埋葬就有奖励。穿甲,吸血,韧性,暴击,反击,连击,闪避,悟性。当八种特殊属性堆叠到一定的高度,他无敌人世间,俯瞰苍生兴衰。只不过,眼下有一个难题需要他去解决。人终有一死,这是世间常态,可要是太阳也有死期,那该如何是好?就在叶宇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师傅给他收了一个小师妹。——————我是师心水,不知

其他 70万字 2024-02-20

桃李春风一杯酒

桃李春风一杯酒

小楼听风云 / 文

其他 47万字 11个月前

从核能怪兽开始

从核能怪兽开始

大脸猫脸大 / 文

月球上为何突现基地?核潜艇为何紧急上浮?哥斯拉为何登陆核岛?月球背面到底有什么?人类的未来将会如何?“您这种行为可能违法,请问是否执行?”“执行!”“已执行,判定您违反了人类联盟法律,您将被送上人类联盟法庭进行审判,正在联络中……”“我又没输,凭什么审判我!”

其他 17万字 2023-11-11

本页面更新于
回到顶部
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