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小说
  1. 晨曦小说
  2. 历史小说
  3. 盛唐挽歌
  4. 第23章 无言以对
设置

第23章 无言以对(1 / 1)



《盛唐挽歌》转载请注明来源:晨曦小说(m.chenxixsw.com)

“谢谢这位君侯,谢谢这位郎君。”

那人被郑叔清邀请过来落座之后,连忙道谢。他的样子看起来非常落魄,似乎赶路了很久一样,身上的衣服都脏得不像话。

“驿站的驿卒虽然也是看人下菜之辈,但也不会如刚才一般驱赶入驻的官吏。你是何人?那些驿卒为何又要驱赶你呢?”

郑叔清一脸疑惑问道,顺便给这人倒了一杯酒。

他们喝的酒,是襄阳这里特产的花雕酒,与红莲春的味道不分仲伯。

但红莲春作为“红酒”,显然在长安贵人当中名声更响亮,郑叔清与方重勇都带了一些打算回长安赠送亲友。

当然不可能在驿站打开喝。

“唉,我乃是河北沧州景城人士,在幽州节度使张守珪帐下做一个的孔目官。结果今年从长安上任了一个观察使,看我不顺眼,就抓住我一点错陷害我。最后我被调到岭南五府经略讨击使帐下继续做孔目官。

这不是害我去死么?岭南那地方都是用来流放官员的!瘴气与毒虫,哪个不是要人老命啊!”

眼前这位年轻人愤愤不平的道。他的吏员干得好好的,孔目官是可以高升的那种吏员,做得好也不是没有前途。

结果幽州藩镇这边被朝廷空降了一个观察使过来,直接简单粗暴的将他“裁撤”!

“所以,你就是因为不肯上路奔赴岭南,故意在襄阳的驿站磨蹭,所以被他们赶人咯?”

方重勇盯着那人的眼睛问道。

“那个不瞒二位,好像是的。”

这人不好意思的低下头,他之所以一直从幽州拖到襄阳,每次在驿站都停留到别人赶人才肯走,目的就是为了拖时间不去赴任,等待转。

一般来,节度使也是会兼职观察使的职务。但不知为何,这次朝廷居然就硬是空降一個观察使,而且张守珪居然对此毫不介意,还跟那人称兄道弟。

“这狗官,真是好死!本官回长安后一定参他一本。”

郑叔清愤愤不平的道,忽然想到什么,疑惑问道:“对了,你叫什么名字,那狗官又叫什么名字?”

“唉,君侯就别操那份心了,这狗官是圣人潜龙时的旧臣,深得圣眷。在下严庄,一饭之恩永不相忘,就此别过吧。”

严庄发现好像自己了些不该的话,交浅言深是大忌。

他正要起身,忽然发现话不多的那位八九岁孩子拉着自己的衣服。

“有什么事情但无妨,这朗朗乾坤之下,难道还讲不出一个理字?官再大,难道还大得过宰相?这位郑使君,在宰相面前都敢仗义执言,有什么不可的?”

方重勇把郑叔清架在火上烤,对他使了个眼色。

几杯下肚,郑叔清胆子也壮了起来,大包大揽道:“只管便是了,你一个芝麻大官,本官随一挥,免去你身上的麻烦易如反掌。”

郑叔清暗想自己入中枢以后也是自成山头了,招揽些能用的打爪牙,似乎也是应有之意。

“君侯真是义薄云天!那狗官叫方有德,君侯稍稍打听一下就能打听出来。”

严庄激动道,感觉自己似乎找到了靠山。

郑叔清与方重勇二人对视一眼,彼此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无奈之意。

“呃,对付他尚不急于一时,先你的事情吧,究竟为什么会被贬官?看看郑使君有没有什么办法拉你一把。”

方重勇面不改色的问道,脚指头在地上都要抠出三室一厅了。

同样的职务,从幽州被调到岭南,这妥妥的贬官了。

“唉,还是喝酒惹的祸。”

严庄无奈叹了口气道:“方有德刚刚到范阳城,接风宴上所有幕僚都在。我就喝大了,对身边同僚抱怨朝廷对河北压迫太甚!这难道不是事实吗?

结果恰好被方有德听到了,我诽谤朝廷,图谋不轨!我不过是了几句公道话吧,他就要张节镇(张守珪)把我给斩了以儆效尤!

当时好多人劝,张节镇也我是喝多了胡,这才保住我一条命。

结果可好,没几天我就被打击报复,贬官去岭南!你们我冤不冤?”

渣爹的腕很凌厉啊,就是脑子依旧不好使。

()(e)  方重勇心中吐槽了一番,追问道:“当时你怎么的来着?”

“这很重要么?”

严庄一愣,没想到郑叔清的儿子(误以为)好奇心这么重!

他这才无奈解释道:“方有德在席间吹嘘裴耀卿整治漕运有功,什么三年往关中输送了七百万石的粮食,大唐盛世震铄古今。

我就跟同僚,那些都是河北的民脂民膏,是朝廷往死里打压我们河北人!盛世个屁!

难道不是么?

裴耀卿那七百万石粮草,来自八个州,其中五个在河北,分别是相州、魏州、贝州、德州、沧州,还有两个是紧挨着河北的濮州(濮阳)和郓州。

河北人要是缺粮了,连临近州郡都找不到粮食来买。

这难道不是在搜刮河北,敲骨吸髓?我得难道有错?方有德那狗官凭什么针对我?”

严庄越越气,恨不得拍桌子骂娘才好,郑叔清连忙打断道:“慎言,慎言啊。”

“抱歉,在下实在是激愤不过”

严庄惭愧的道。

方重勇看在眼里,默不作声。严庄现在只是个没有被社会吊打过的年轻人罢了。等他成熟起来以后,自然就会知道,万物运转的背后,自有规律。

“其实,黄河以北的运河永济渠,它离洛阳的距离更近,而且更平缓,便于屯粮运粮。而南面的通济渠,想运输江淮的粮食入关中,颇为不易。至于朝廷会怎么选择,其实一目了然而已。”

方重勇沉声道。

朝廷的思路很简单,河北这条运河路线,又省运费又可以打压河北地方,持续吸血。既然这样,为什么不干得彻底一些呢?

苦一苦河北百姓,让长安过得更富足,这个买卖可还做得?

方重勇将自己代入到李隆基的身份,他发现,一个已经五十多岁的皇帝,貌似不需要去考虑这样的问题!

人死鸟朝天,世间岂有万岁之人?过好当下,先爽到就赚到了,想以后的事情干啥?

出了事再!

江淮的粮草运到长安,本身运费就很贵。一石米的运费,到长安后都快要到五十多文钱了。丰年时,长安米价也就这个数。也就是,按如今的运费来算,送到长安已经翻了一倍,运多少亏多少!

这还不算在陕州那一段黄河,无数在河中倾覆的漕船,所带来的损耗!

这些事情,都是郑叔清在夔州的时候告诉方重勇的。大唐的漕运,事关国运。但长安的位置是无解的,除非迁都洛阳,才能延缓帝国衰老。

否则持续低效率的漕运,迟早会把帝国拖进深渊。

然而对于李隆基来无所谓,反正,只要长安和关中有爽到就可以了,其他的,他真的顾不上。

儒家的礼义仁信,不也讲究远近亲疏么?

李唐宗室起自关中,与河北毫无渊源。他的支持者们,也多半都是关陇贵族。这些人是“亲”,河北人是“疏”。

站在李隆基的角度,他有必要那么在意河北的人怎么想么?

方重勇觉得,这好像是一个无解的命题。只有一碗饭,却有两个人吃,平分大家都吃不饱,该怎么办,有得选么?

“待本官回长安后,让李相考校一下你的学问。若是还算过得去,那便留在长安任职吧。本官修书一封到岭南节度使那边,你不过是芝麻大点官,想来也没人愿意为难于伱。

至于抱怨朝廷的话,你以后也少为妙。岂不闻病从口入祸从口出的道理?”

郑叔清毫不在意的道。

“谢过郑相公,谢过郑相公!”

严庄对着郑叔清恭敬行礼道,恨不得要磕头跪下了。

“过誉了,现在还不能称相公。你对本官称相公了,让李相如何自处?”

郑叔清板着脸训斥道。

方重勇心中暗想,老郑嘴上不要,身体还是很诚实的。毕竟,只有宰相才能被人叫“相公”。老郑升官在即,果然抖起来了。

人之常情,人之常情呐。

“呃,这位郎君是”

严庄忽然察觉到,方重勇和郑叔清貌似长得不太像,但自己看着却感觉无比眼熟,总觉得好像在哪里见过一样。

“黄口儿,何足挂齿。我乃家中独子,以后你叫我方大郎即可。”

()(e)  方重勇忍不住揶揄道。

严庄微微点头,将疑问藏在心里。他总觉得好像有什么地方不太对劲,又不上来。

一行人在襄阳休息了一天,补充了些许干粮与酒水,便乘坐驿站提供的马车继续北上。下一站离得很远,乃是邓州的襄县。再往北走就是内乡县,进入武关道直达长安了。

由于水路冰封的耽搁,郑叔清怀疑他们根本来不及在上元节以前返回长安。上元节以后,不定郑叔清选官的事情会有波折,这种事情经常发生,所以在官员被免职时,也会及时的补上新职务。

要不然,他的新职务很有可能被那些待选的官员顶替掉。

不过现在朝廷也是多事之秋,裴耀卿被罢相,张九龄与李林甫势成水火。郑叔清的官职定不下来是正常的,要是立马就定下来新官职,那才叫咄咄怪事。

对此,郑叔清整日闷闷不乐。除此以外,他倒是发现严庄这个人很有才华,智过人,算是意外之喜。

郑叔清与方重勇等人不知道的是,当他们来到长安的时候,这里的局面,跟他们从夔州出发时所预想的,已经完全不同了。

张九龄的府邸在修正坊,这个位置在长安城的东南角,离芙蓉园很近。但跟李林甫不同的是,张九龄为官清廉,宅院也很,远不如李林甫的宅院气派。

这也跟他出身微寒有关。

本质上张九龄是一个很传统与保守的儒家士大夫,对长安城内穷奢极欲的氛围很不喜欢。儒家的学者一向都有一种观点:天下的财富是恒定的。

他们对于政务,偏向采用“节流”的办法,来维持财政收支平衡。而“开源”则是“与民争利”,儒家史官对于财务官员办的事情,向来都是严加批判的。

如果统治阶级多用一点,那么百姓就少了一点,所谓“与民争利”的法便是来自于此。

从这个角度看,张九龄对于李林甫帮李隆基敛财,内心鄙夷,脸上不以为然,也就不足为奇了。这是学术惯性使然。有点类似方重勇前世本科生看不起大专生。

不过此时的张九龄,日子也不像外人想得那么舒坦。他并不在修正坊里等待新年,而是跟着李隆基一起出了长安到终南山“赏雪”。

然而经历过许多风浪的张九龄能够感觉得出来,李隆基这次是要办大事!

因为种种迹象表明,张九龄自己所支持的太子李瑛,正在踏踏实实的准备谋反。

两年前关中大旱,李隆基东巡洛阳,带着百官到洛阳来“吃饭”。当时的太子李瑛,办了一件不知道要如何去形容的事情。

当时,李瑛向李隆基十三子李沄(后改名为李璬),借盔甲两千,但是李沄没给。他不但拒绝了,而且还将此事禀告给了李隆基。

在宫廷中久经历练的李隆基,自然知道借盔甲是什么意思。于是将张九龄叫来,询问要不要废太子!

张九龄当时却,太子乃是国本,不可轻动。他觉得这件事颇有蹊跷,因为李沄只是遥领平卢节度使,那些兵马也好,盔甲也好,都是在河北。他哪里去变两千盔甲呢?

也就是,李沄告发太子这件事,是确定的。但他是不是诬告,是不是被人授意玩这么一出“以假乱真”,则谁也不不好。

李沄没有继承皇位的可能,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轮到他。论年长和羽翼,他远远不及李亨;论母亲受宠的程度,他又远远不如寿王李琩。

因此,李沄极有可能是被人授意,故意去诬告太子李瑛的。或者,就算李瑛想谋反,也不可能给这么大一个破绽让李沄抓到。

那么背后是谁在指使,其实已经是呼之欲出了!

对于这些,张九龄连想都不敢去想!

“雪景甚美,右相能不能作诗一首以娱情呢?”

李隆基走到张九龄身边,指着远处冰雪覆盖的大山问道。

“微臣心忧国事实在是不知道要作怎样的诗才好。”

张九龄对着李隆基拱谦逊道。

“心忧国事还是心忧太子呢?”

李隆基冷不丁的问了一句,让张九龄身上的汗毛都竖起来了!



相关小说推荐

九天仙族

九天仙族

时光之墟 / 文

云梦泽中赤湖张家一个在仙界三十三天破碎之后渴望崛起九天的小小修仙家族。(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本书相对慢热、慢热、慢热)(字数很多,恳请大家给予多一些的耐心*^▽^*)

其他 113万字 2024-01-07

方渔重生记

方渔重生记

就是个影子 / 文

方鱼,原名方渔,却因名字犯了方家家主方鲤的忌讳不得不改名方鱼。方鱼的前世虽然拥有不错的先天资质,但是年少无知的他犯下错误,命运不断的一次次把方鱼扶起来,又把他打到……那么重生之后呢?

玄幻 247万字 2024-01-23

诡异世界,但我是高武颠佬

诡异世界,但我是高武颠佬

狗脂鲤 / 文

张德瑞穿越到了异世界,一个和老家很不一样,很古怪的异世界,而且因为是肉身穿越,导致他连一个合法的身份都没有,只能当挂壁大神。但很快,他就发现一件事情:对于这个世界来说,他似乎更不一样,而且更古怪一些。

其他 20万字 2023-11-07

千万别惹大师兄

千万别惹大师兄

我的大树出无尽 / 文

叶宇穿越到百族林立,力量为尊的天玄大陆,偶然觉醒了埋葬系统,能够看到别人的死亡倒计时,只要他给人收尸埋葬就有奖励。穿甲,吸血,韧性,暴击,反击,连击,闪避,悟性。当八种特殊属性堆叠到一定的高度,他无敌人世间,俯瞰苍生兴衰。只不过,眼下有一个难题需要他去解决。人终有一死,这是世间常态,可要是太阳也有死期,那该如何是好?就在叶宇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师傅给他收了一个小师妹。——————我是师心水,不知

其他 70万字 2024-02-20

桃李春风一杯酒

桃李春风一杯酒

小楼听风云 / 文

其他 47万字 11个月前

从核能怪兽开始

从核能怪兽开始

大脸猫脸大 / 文

月球上为何突现基地?核潜艇为何紧急上浮?哥斯拉为何登陆核岛?月球背面到底有什么?人类的未来将会如何?“您这种行为可能违法,请问是否执行?”“执行!”“已执行,判定您违反了人类联盟法律,您将被送上人类联盟法庭进行审判,正在联络中……”“我又没输,凭什么审判我!”

其他 17万字 2023-11-11

本页面更新于
回到顶部
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