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何故造反》转载请注明来源:晨曦小说(m.chenxixsw.com)
不论西凉骑兵是为何而来,总之都为大凉军这次的大胜埋下了一丝阴影。
普通的将士们自然带着自豪与兴奋的心情,但是高层将领刚刚撤退就聚集起来商量应对之道。
以霍飞勇为首的将领们,态度是非常强硬的。
“陛下,关中之战,我们屡战屡胜,岳虎军势虽强,但已不足为惧。”
“在此之时,关中岂容他人染指,我们应该放任岳虎军对西凉进行反击,或者我们亲自出!总之,一定要让他们把缩回去!”
此刻他们虽然还比较弱,但是整体形势大好,只要没有外敌干预,关中必定是他们囊中之物,所以他们绝不愿有另外的势力再来插一脚。
同时,在他们的心里,对于西凉的军阀还是颇为轻视的。
坐拥数十万大军以及岳氏家族支持的岳虎,也被他们压制住。
西凉之军,就算是最大的也只有一郡之地,兵不过三五万之数,即使都是骑兵,但是兵甲装备和训练程度都无法与他们相比。
大凉军从长安杀出来的全军也接近三万了,怎么可能会惧怕区区西凉的诸侯。
项阳点了点头,却并没有直接表态,而是看看其他的将领们有什么意见。
易秋娴果然第二个站了出来,而且她的意见跟霍飞勇相左。
“陛下,我们现在做决策是否太早了点儿,我们对西域的情况太陌生了,根本不适合进行庙算。”
易秋娴的话,表现了她这段时间的进步。
过去,她总是喜欢根据自己的“脑补”来确定敌人的情况,甚至是设计战局走向。
现在,她已经学会了脚踏实地,哪怕对并不算强大,她也希望得到更全面的情报再做决断。
并不是易秋娴不在乎他们对于关中的掌握,甘于让西凉势力的插入到此。
而是比起霍飞勇保守地想维护好关中的利益,易秋娴将这次变故,视为他们打开西凉之门的会!
在大凉王朝鼎盛之时,陇右一向为关中之屏障,其居有更高的地势,不论是面对河东、关中还是巴蜀都拥有地利。
而且,西凉之地还能连通西域,在西凉局势稳定之时,乃是一条极为重要的商道。
易秋娴提议道:“陛下,我们不是准备派遣无数商队前往各地,既可以进一步积攒国力,又能探察西凉之地的消息,为我们进一步的决策,提供情报。”
本来大部分将领思不及此,不过被易秋娴“提醒”之后,他们觉得这样的选择也很不错,算得上是老成之言。
霍飞勇虽然觉得这样做有些麻烦,不过至少不会出错。
以现在大凉王朝的家底来,稳总是个不错的选择。
“末将也觉得,秋娴的办法不错。”
项阳看到其他人再没有提出其他想法,点头道:“大的方向上,就按照秋娴的策略,我们也需要准备新的商队。”
“不过,这样的策略略微被动了些,别忘了,人家的兵马已经踏入关中,就在我们眼前了。”
“所以,我们必须提前做好最坏的打算,短时间内就要与西凉军交,甚至可能潜入凉州深处,对敌对的势力进行反击。”
“但是,我军之前的战争准备,完全是针对着岳虎,针对着关中战争。”
众将皆知,关中平原虽然地势较平,但是城池众多,河道也不少。
而凉州之地向来是骑兵的天下,若无骑兵,在那里真是寸步难行。
他们的中倒是有一支当世最顶级的骑兵。
虽然玄甲军没有与西凉铁骑正面交过,但是,从数十万大军的包括中,不但直接冲杀突围而出,而且还掩护着后续的大量车队与妇孺突围。
这样的一支骑兵,只要不出现主将犯下低级战术失误,那么在任何时代,都是不可轻视的精锐。
只不过,玄甲精骑的数量实在是太少了,而且关中战场也非常需要这支精锐的骑兵,甚至关中的敌人比起西凉更加强大。
三千骑兵若以孤军之势进入西凉,即使是精锐,也没人能保证他们不出点儿意外。
若真的出了意外,那三千的数量可经不起一场惨败呀。
无论如何,也要给他们安排一支接应的军队,而且肯定是要从神威军和神武军之中挑选,对于荒漠与草原的作战方式,对于西凉的地图收集等等,必须从现在就开始。
而且,项阳提出了在西凉之地合纵连横,以及以攻代守的策略。
从兵力动能力上来,西凉相对于关中诸雄来的确是占有优势。
骑兵来去如风,他们自认为随时可以杀入关中,但是关中的军队却不敢进入西凉。
正常来,的确如此,但是,假如在西凉内部有“接应”,可以得到一定的支援,那关中的大军依然能进退自如。
西凉自有西凉的弱点,那就是他们那里实在是太贫瘠了,就连本土的居民都养活不了。
这时,如果大凉组织的商队可以给他们带去足够的利益,甚至让他们有会进入中原之地买布匹粮食,项阳敢断言,仅靠着商路,他们就能吸引到一定的准盟友。
只要能打开局面,一步步经营,今天这些敢于插到关中的势力,他日必定会受到他们的“回报”。
霍飞勇和易秋娴都大受鼓舞。
虽然项阳还是把他们所想的策略进行了一定的完善,不过这些完善乃是从计略方面着的,在军略方面,其实他们的办法已经比较完美了。
虽然他们还无法与陛下的头脑相比,慢慢地,也能跟得上陛下的步伐。
因为关中的大战还没有结束,项阳还腾不出太多的兵力反深入西凉。
项阳派出大量精干的探子,围绕在这只西凉骑军的周围,先看看他们的意图。
同时,立即向靠近凉州的村镇发出示警,让他们先将老弱妇孺和家中财物,暂时转移到附近的山间密林,在那里临时扎营让老幼居住。
而其他的村民,登上高处随时防备。
西凉军乃是全骑兵军队,如果他们怀有敌意的话,等发现敌情再想带着所有村民撤离村子,恐怕就来不及了。
虽然,这样的措施会让百姓蒙受巨大的损失,却依然得到了在百姓们无条件地配合。
这种配合就不仅是大凉王朝得民心的举措了,还包括了数十年来百姓们自己的“经验”。
事关重大,项阳亲自登上高处,看着附近的老弱村民们先一步入山入林。
“唉,真是苦了百姓们了,都是我军无能,他们本不必受此灾祸。”
许多老人年纪很大,行动不便,但为了配合他们的行动,极为艰难地向山林移动,任谁看了都要心生不忍。
看到这副场景,项阳也不由想到,其实采用了霍飞勇的策略,就能避免眼前这番惨象了。
然而,他们的军力与强大的敌人,都不允许大凉军逞强。
陆石头上前一步劝道:“陛下,您不必自责,其实哪怕关中没有岳虎这伙叛贼,陛下依然掌控长安,发生这种事情,百姓们也只能逃入山中。”
“哦?”
就连项阳也带着几分疑惑地看向陆石头。
陆石头叹道:“西凉早就乱了几十年了,他们力量弱,当然不可能威胁到长安附近,但是自凉州入关中,其实是无险可守的,西凉的骑兵随时都能跑过来作乱。”
项阳心中暗感心惊:“你的意思是”
“关中最西边的这些村镇,早就被西凉马匪祸害了几十年了,西凉地贫,他们只要没吃的首先就想到来关中抢掠。”
“区别只是,若是朝廷的状况好点儿,派兵入西凉平叛,他们就收敛一点,如果朝廷弱势,那就只能看这些百姓们跑得够不够快了。”
陆石头起此事,语气几乎没什么波动。
因为对于关中西部的百姓们来,这已经是家常便饭。
最近这几年,不知为何,朝廷虽乱,西凉军倒是比较少来,已经让当地百姓过了一段安稳日子了。
项阳却知道,在陆石头的叙述之中,代表着无数的血泪,而大凉王朝已经欠了百姓们许多了。
“此事吾已知之,大凉欲兴,必定西凉,这不但是王朝兴盛的表现,更是我们对于关中与西凉百姓的责任。”
总有一日,关中的百姓将过上再也不用担心会有西凉马匪前来抢掠他们的日子。
虽然最西部的大营已经被项阳攻破,而且最靠前的两股援军也被直接击溃,不过如此大事,岳虎军也很快得到消息。
西凉军杀入关中。
比起大凉王朝,岳虎军对此反应更加激烈。
岳虎破长安,虽然没有直接登基为新帝,他已经将整个关中视为自己的地盘。
而西凉,等他平定中原之时,那里应该成为他刷功绩的地方。
谁想到,岳虎还没有亲征西凉平定西患,那里的诸侯竟然敢侵门踏户。
他之前最忌惮的就是关东的“义军”会先一步征伐关中,在他立足未稳的时候,直接进攻潼关,甚至直接从河东强渡大河杀到长安城下。
虽然不知道岳虎采用了什么办法,但他的确是稳住了关东。
本来岳虎也瞧了西域的叛军,没想到,正是他看不起的敌人,竟然会在这种时候捅他一刀。
其实,从西凉骑兵的反应来看,他们对于关中的势力也有些发虚。
魏筱则,侯门嫡女,进可征战沙场,大杀四方;退可不学无术,当个文盲。 本想做个闲散贵女,打打架,遛遛鸟。 可小竹马就想要这天下,那便夺了捧给他。 自年少一见倾心,魏筱则就带着整个镇南侯府做了嫁妆,声势浩大的嫁进了皇宫。
都市 20万字 2021-08-18
东汉末年,匪患四起.....意外穿越过来的楚风,受尽坎坷,在生死之际觉醒了反伤刺甲,此甲不但能反击任何伤害,还能致命! 既然不死,那就看我如何搅乱三国。
其他 38万字 2021-08-27
三百年前,时逢乱世。 在这混沌争端中,一行志同道合的人出身浮世,凭借衍星术统一天下,建立城都。世人皆称他们为“灵人”,称第一任城主为“启灵主”。 后世发展,更多的人开始研习衍星术,继尊奉城朝为“天枢主派”后,慢慢衍化出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七大门。每二十年,星城会从七大门中择出一批身净心善、衍星有成之人,作为下一界整理城都的接班人进行培养与交接。 这百年来,风平浪静之下暗流涌动。 一
玄幻 54万字 2021-10-17
大景皇朝立镇玄司,镇妖魔鬼怪,查管一切离奇悬案,卫黎民苍生。凡入镇玄司者,名唤灵官,无不拥有奇异本领。道法自然,佛悯众生,儒家入世济天下,在这光怪陆离的世界里,且看一个穿越的小小灵官如何翻云覆雨(搞事)。(注咳咳,嗯这简介有些正经,其实故事不太正经!)
其他 408万字 2022-09-11
恰逢巫妖量劫落幕,封神大劫将启。 通天教主正在金鳖岛给截教万仙讲道,万仙听得如痴如醉。 怎想有突兀声音响起。 【啧啧啧!截教号称万仙来朝果然不是吹嘘的,只是可惜,可惜了!】 【这金鳖岛恐怕也待不了多久,是时候准备跑路了。】 【都怪那长耳定光仙,要不是他,截教也不会如此大败。】 【说起来,师尊也怪可怜的,傻乎乎的去签了封神榜,以至于被迫服下殒圣丹,最后还被囚禁在紫霄宫,哎!】 通天....?
其他 111万字 2021-12-03